【北韓局勢.博評】文在寅訪華外交復原 和平解決朝鮮核問題

撰文:李幼岐
出版:更新:

韓國總統文在寅12月13日至16日訪問中國4天。這「4天」是個什麼概念或有何意義呢?通俗地說,客人來訪時日的長短,意味着雙方關係的友好程度,也意味着主人家對客人的尊重和會談及交流內容的多寡。不久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訪華,時間是11月8日至10日的3天。當然,訪問時程的長短,主要因素之一是主客雙方的時間安排,例如特朗普訪華,還訪問日、韓、越、菲4國。他忙得很。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文在寅訪華4天,說明中方對這次訪問的重視。在中韓關係因「薩德」問題而降溫一段時間之後,文在寅的「破冰之旅」也是他上任後的首次訪華,不但有其歷史性意義,肯定也有助於中韓關係的回暖。

關於「薩德」,文在寅的表態要點有二:

一是為了抵禦北韓的挑釁,「無法避免」要部署薩德;
二是韓方今後會格外注意,不會損害中國的利益。

這裡還值得補充兩點:

第一,韓國部署薩德是朴槿惠總統任內的事;
第二,在當時朝野研議要不要部署薩德時,文在寅本人的觀點是「反對」或「不贊成」部署薩德。

不過,從中韓兩國各自的安全角度出發,對部署薩德必定有不同的考量和得出不同的判斷。一方面,韓國為防北韓的導彈以至核導彈,部署薩德並非全無理由或完全不可理解。另一方面,薩德電波的探測範圍半徑達2000公里,包括了中國東北及東部沿海的大片土地,引起安全憂慮而表示反對也是在情在理的事。況且,此事又與美國的介入有關。中韓雙方能否「互諒互讓」,難度無疑非常之高。以當前情況看,吵來吵去形成僵局也不是辦法,那就寄望於韓國的「妥善處理」了。

韓國去年決定部署薩德系統,導致中韓關係受損。(美聯社)

韓國的「妥善處理」可以說已經跨出了關鍵的第一步,那就是文在寅同意「三不」政策:「不考慮追加薩德系統,不加入美國的反導體系,不發展韓美日三方軍事同盟。」這個第一步,是個好開始。此外,文在寅指亦要取回現時握在美軍手中, 一旦韓半島開戰時的韓軍指揮權,這也是新形勢下必要的新舉措。由此可見,韓國在文在寅時代,必會有新政策推出。還值得一提,文在寅對中國傳統文化也有頗深的認識。例如,這是訪華是他與習近平主席第三次正式會面,他引用中國古語說:「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老朋友。」文在寅盼望韓中友好和外交復原之情,溢於言表。筆者身為中國人,理當一讚。願中韓兩國和人民世世代代友好!

文在寅這次訪華在政治上、國際關係上的最大成果,相信是「習文會」所達致必須「和平解決」朝鮮核和導彈的問題。事實上,中國和韓國,習近平和文在寅,對「和平解決」朝鮮核導問題,堪稱是「早有此意」。中國早就明確表示「主張半島無核化」和「不允許半島生戰生亂」。後一點可作通俗的解讀:在這個世界上,有誰願意別人在自己家門口打架?誰能保證一旦烽烟再起。戰火包括導彈以至核彈和核污染、核子塵不會影響中國?客觀地說,中國的立場,不但正確,而且合理。

再說韓國。文在寅在競選總統之前,就一貫主張南北兩韓應該「和解」,因為南北本是「同一個國家、同一個民族」。文在寅就任總統後,多次公開及明確表示,反對韓半島戰火重燃。他在訪美和特朗普總統訪韓時,均當面向特朗普表明,在沒有韓國的同意下絕不容許「先發制人」對北開戰。文在寅更指特朗普也認可了這樣的決策。可以說,在美朝猛烈的「口水戰」之下半島至今未有爆發戰爭,與韓國及中國的「反戰」取態有極大的關係。既然中韓立場基本相同,「習文會」的取得「和平解決」共識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韓國女演員宋慧喬亦有出席國宴。(宋慧喬facebook)

這次訪華,文在寅的行程十分緊密,除了與習近平會談,還會見了李克強總理、張德江委員長等,並到北京大學發表演講。這是韓國在任總統的第二次,首次是2008年5月李明博總統在北大演說。16日,文在寅飛抵重慶參訪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

此外,當然不能忘了經濟方面的貢獻。這次隨同文在寅訪華的有220家韓國著名企業的300多位高層人員,另有一批知名的韓星隨行,如宋慧喬等,外界的解讀是韓國希望在外交方面發揮「軟實力」的影響。

通過這次文在寅的國事訪問,因部署「薩德」而在中韓之間產生的陰霾,大抵已初步消除,「限韓令」也逐漸淡化。這是好事,今後,中韓不但外交復原,更要加強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中韓關係友好,不但有助於以和平方式解決朝鮮核導問題,還大大有利於東北亞以至全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