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炒姜國元.博評】他們炒人 他們不想要出色的新聞工作者

撰文:李立峯
出版:更新:
如果《明報》的總編輯仍然是劉進圖,而不是一個從外地空降的人,若報館真的因為財政問題要裁員,就算其中包括某位頗受敬重的高層同事,大家的反應應該不會那麼大。又或者,如果香港仍然有很多專業和敢言的新聞媒體,那麼一張報紙要怎樣自毁長城,社會無須替它擔心太多。
李立峯
明報職工協會發起「貼牆行動」,一眾《明報》員工在明報工業大廈外牆貼上「不明不白」字句,表達公司在未有交代任何原因下,突然解僱執行總編輯姜國元。(羅君豪攝)

《明報》解僱執行總編輯姜國元,引起很大的反響。一個機構因為要削減開支而裁員,本來在社會上是經常出現的事。但說炒掉某一個人是成功削減開支的唯一方法,本身就很難令人信服。那麼大的一個新聞機構,怎可能完全沒有其他options。如果被炒掉的人是機構的中流砥柱和王牌專欄作家,常理推斷,如果做決定的人不是儍的,那麼就是炒人有其他原因。​

炒人另有原因 屬合理懷疑

親建制的人又會說大家沒有證據,不要凡事政治化。但我們面對的不是個別事件。如果《明報》的總編輯仍然是劉進圖,而不是一個從外地空降的人,若報館真的因為財政問題要裁員,就算其中包括某位頗受敬重的高層同事,大家的反應應該不會那麼大。又或者,如果香港仍然有很多專業和敢言的新聞媒體,那麼一張報紙要怎樣自毁長城,社會無須替它擔心太多。

姜國元主要就頭版、新聞先後主次作總決策,是《明報》靈魂人物。(讀者提供圖片)

偶或過分「客觀中立」 唯專業依然 

坦白說,《明報》曾經是我在某些早期學術論文中,有開名或沒開名的批評對象。例如10年前發表過一篇文章,分析2004年政改爭議中《明報》和《蘋果》的社評的論述策略。文章指出《明報》社評往往態度模糊,先各打五十大板,然後就勸大家理性討論,非常「客觀中立」。問題是,社評本來就是讓報館表達立場。寫社評都那麼客觀中立,就令人覺得是在規避政治風險了。

多年來,我沒有機會再系統地研究和分析《明報》的報道和社評。純粹個人觀感,近年的《明報》固然在整體上仍然保留著温和的作風,未必符合一些態度越見激烈的民主派支持者的口味,但它並沒有比10幾年前更保守。我甚至覺得,那些在我眼中不必要的和過份的「客觀中立」,比10幾年前好像要少了一點,而它也的確做過不少很好的調查報道。而且,無論它自身有甚麼缺點,在今天香港的環境,它絕對是相對地專業得多,相對地重視自己監督政府和權貴的角色的一張報紙。

中央籠絡傳媒老闆 建立格局干預媒體運作 

中國政府通過籠絡傳媒擁有者,來嘗試箝制香港傳媒,是在回歸前已經開始的趨勢。多年來,很多香港的傳媒老闆,不只在國內有龐大的生意利益,而且還得到了各種各樣的官銜,例如現時全國政協常委16位港區人士中,跟傳媒關係深厚的就有吳光正、何柱國、李澤鉅、劉長樂和陳永祺。「低級」一點的,吳光正的兒子吳宗權也是北京市政協,而吳宗權是現時九龍倉副主席及九龍倉母公司會德豐主席,算是有線電視的老闆。如果慢慢查,慢慢數,曾經或現在有各省市以至各國政協頭銜的傳媒最高層或老闆,應該還有不少(大家也許記得,連王維基也曾是浙江省政協)。

不過,籠絡傳媒老闆,只是建立了一個基本格局,那些老闆會不會「出手」,或者幾時會「出手」干預媒體運作,是另一個問題。例如張曉卿入主《明報》,是1995年的事,但大概要到兩年前撤換劉進圖,才較明顯地讓香港公眾感覺到他「出手」干預。事實上,令人擔憂的是,現在「出手」的意味是越來越濃了。

出色新聞工作者善用空間 抵抗長官意志

固然,傳播政治經濟學者也告訴大家,大部份的傳媒老闆都是大忙人,不會有時間直接管理傳媒機構的運作。所以,差不多全世界的新聞機構都有一個共同現象,就是高層人士平均而言比基層員工保守,或至少温和。但同時,「正常」的傳媒機構高層,縱使個人取態較温和,也不會完全沒有自己判斷,完全百分百聽老闆指示。再者,傳媒機構高層不可能完全掌控每一個部門、每一位員工的工作。所以,在傳媒機構的日常運作中,存在着中層及基層新聞工作者抵抗長官意志的空間。有經驗、有技巧、有膽識的新聞工作者,會懂得利用這些空間。

曾經聽過一些朋友評價,說《明報》精神分裂,因為它的社評和新聞報道之間,或者不同版面之間,在風格和取態上可以頗不一致。但這現象,其實很可能正顯示了新聞機構的內部複雜性,正是政治經濟力量,和專業主義之間進行拔河的結果。

但另一方面,區家麟已經點出了:以上所說的,亦可能正是某些傳媒老闆和最高層不想有那麼多「有經驗、有技巧、有膽識的新聞工作者」的原因。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