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炒姜國元.博評】罷工啦!辭職啦!罪惡橫行 錯在受害者?

撰文:林彥邦
出版:更新:

北風捲起,大時代下,誰都無法避免要披甲上戰場,對抗價值的扭曲,對抗不公不義;
或許是體制力量太大,帶來的絕望感太強,大家對體制的惡已習以為常,卻反過來對本來的受害者大加批判,
彷彿在極權下,錯的不是體制,而是受害者反抗得不夠堅定。

明報職工協會發起「貼牆行動」,一眾《明報》員工在明報工業大廈外牆貼上「不明不白」字句,表達公司在未有交代任何原因下,突然解僱執行總編輯姜國元。(羅君豪攝)

明報突然辭退執行總編緝姜國元(安裕),除了業內外一片嘩然,也冒出不少批評明報職工協會「軟弱」、「怕事」的批判聲,似乎明報職工的錯,比張曉卿(明報老闆)和鍾天祥(明報總編)更甚。

「為何不罷工?」

「辭職啦!」

似乎強姦犯之所以得逞,蓋因被強姦者沒有極力反抗。彷彿只有將事情推至玉石俱焚方為壯烈。

不想說什麼你自己不罷工試試之類的話,反而想說個故事。

無綫新聞拍攝的七警案片段。(無綫新聞圖片)

暗角七警後 編採人員被「工作安排」

2014年10月15日凌晨,金鐘佔領區,7名警員懷疑將曾健超拖到暗角「拳打腳踢」,無綫新聞部拍得當時片段,處理的新聞人員用了「拳打腳踢」的形容,引發了新聞部聯署,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

想說的是再之後的種種。

當時負責處理該宗新聞的採訪主任何永康,堅持自己的判斷無誤,若干月後被調職為首席研究員;負責的編輯周潔儀,被調離原本香港早晨最高負責人職務,改為負責銷往海外的新聞時段編緝。當下兩位都已離開無綫。

28位率先聯署的新聞部記者,超過一半已經離開了原本擔任的機構,當中大部份離開了傳媒行業;而當時行內流傳,廣播界內有一封殺令:不錄用任何參與聯署的人,不過傳聞歸傳聞,真假天知道。而其他參與聯編的編採人員,事後也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工作安排」。

這次行動被視為無綫新聞部史無前例的震撼彈。而在這以後,無綫新聞變得更好了嗎?我感覺不到。資深人員出走或被整頓,留下的或負隅頑抗或忍氣吞聲,甚或同流合污,結果只是愈來愈壞。

或許有人會提出,這樣的事讓公眾真正了解到一個新聞機構的本質,也正式宣告了它的死亡,在這一點上我沒有異議。但我要問的是,將一切行動推到極端,宣告一個媒體的死亡,就是出路嗎?那放眼香江,還有哪些媒體值得,可以堅守?

留下來撐着 安裕就是這樣

姜國元主要就頭版、新聞先後主次作總決策,是《明報》靈魂人物。(讀者提供圖片)

也有人認為,這麼那麼多不滿,何苦要助紂為虐?何不出走?

拋開現實壓力不議,若一眾願意為公義,包圍自己老闆,只求一個交代的硬骨頭統統離去,留下來的攤子由誰來擔?剛畢業的新鮮人嗎?這一批還肯站出來撲火的傻子都不在了,都掛冠而去了,甚或轉到其他行業,對香港的傳媒行業是好是壞?這些不識時務的人都走了,香港的輿論空間,會進一步惡化到什麼地步?

傳媒行業的獨特性在於,每件事都一單還一單,不同的人處理同一件事,可以有截然不同的效果;某些事爭不過,下一單還有機會討回來。留下來撐着當個管理層的眼中釘,讓黑手不能肆意妄為,難道不是種抗爭?據明報中人說,安裕就是這樣一路走來的。

正常新聞背後 經歷的抗爭和捍衛

常說世代之爭,現在的前線新聞工作者,都在經歷這樣的戰鬥,和管理層戰鬥,和上層戰鬥,和我們的上一代戰鬥,這戰爭沒有硝煙,但無時無刻都在各個新聞機構上演。

讀者或許察覺不到,現下你看到的每一宗還算像樣的、正常的新聞,可能背後都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抗爭和捍衛。

前路漫漫,明報行家們已經比許許多多同業走得更前,由成立工會(香港傳媒機構自行成立工會的三個之一),到多次組織反對管理層的決策,本來,新聞工作者從來都不想成為新聞本身,但我們似乎都沒有選擇。

對於這些披甲上陣的戰士,但願我們送上的是支持和祝福。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