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你老闆」?Sorry,我少理老闆

撰文:邵家臻
出版:更新:
「你老闆」不過是句粗口。恫嚇你去做一些非你所願的事?17 年過去,我變得鐵石心腸和少理老闆。
邵家臻
筆者也有過「識你老闆」的經歷,終練成「少理老闆」的心態。(Getty Images)

她朝我走來,雙眼半開半合,說:

香港人不要自己嚇自己,捕風捉影不要太甚。

我本能地回應:「什麼?我在自己嚇自己?」

她不置可否地擺擺手,其餘的人都來了,她又轉到我的另一面,繼續搭訕。

我其實只有一次跟她坐下來談寫稿的事,然後相安無事,各自忙碌。我以為她是文友,是有心人,是披星戴月為香港未來打拼的人。

香港人不要自己嚇自己,捕風捉影不要太甚。

過了一會,我更覺這句話有點古怪。她應該是想說:「最大的恐懼就是恐懼本身。而處理恐懼的方法,就是直視恐懼,帶着恐懼繼續向前行。」又或是:「恫嚇我們的人就是想我們知難而退,只要我們不退縮,咬緊牙關行下去,不要成全恫嚇者的意圖,就能熬過去。」

但,我的而且確聽到她說:「香港人不要自己嚇自己,捕風捉影不要太甚。」

  餘音裊裊,不絕如縷。

我本來可以一笑置之,反正人多口雜,行走江湖,斷不能因為人家一句半句而動搖意志。「香港人不要自己嚇自己,捕風捉影不要太甚。」還是別去想了,求求其其的一句評論,犯不着我左思右想,枕食不寧。

不行,真是不能。我沒法不去想下去。這句話反覆迴響:「香港人不要自己嚇自己,捕風捉影不要太甚。」

一遍又一遍。我喝杯冰水,找幾個人胡扯一輪,試圖將這句話壓在抽屜的最底處,結果仍然徒然。

  它死纏着我。

無論我如何努力,都無法將它拋掉,反倒纏得更緊。我愈掙扎,它愈擴張。

好吧,好吧,平情而論,且看「香港人不要自己嚇自己,捕風捉影不要太甚」其實是說什麼。

陳章明電郵 恐嚇定敏感?

陳章明(左)發給何式凝(右)的一封電郵,鬧得滿城風雨。

話說港大副教授何式凝爆料,數日前收到平機會主席陳章明的電郵,其中有文字提醒她:

我跟妳上司「好熟」。

何引述電郵稱:「I have been working closely with X(我的教授同事)Y(我的教授同事)Z(我的教授同事)and T(T 就是我的部門主管)in your Department, I hope they take me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此事件令 Petula 深感不安,認為是「恐嚇」:「他會不會向我老闆『打招呼』呢?」

而跟我說話的這個「她」,就覺得:

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也根本沒有表示與何式凝上司「好熟」之意。陳章明只是說自己認識某些人,和這些人曾經共事過,工作關係緊密,而這些人恰巧正好是何式凝的上司而已。況且何這段引用沒有前言後語,人們無法判斷陳的語氣。

對於如此這般屁大的事都弄得大家神經兮兮,是因為:

香港似乎已經進入了一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時代,任何風吹草動,都能挑起一些人敏感的神經。

處長級人馬識我老闆 我的領嘢經歷

「一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時代」豈只是今天的事。1999 年,我一面參與社會運動,一面在報紙寫點蚊頭小字,一面當前線社工。對於勞工處大剌剌宣傳,專為失業青年而設的「展翅計劃」(張建宗時任勞工處處長,就是從「展翅計劃」展翅上騰),我在《明報》撰文《「剪」翅計劃》,以為展翅計劃並沒有觸碰「社會排斥」(social exclusion)的結構問題,無助解決青年失業問題。

結果,在一個我如常當值的下午,我收到一個來自勞工處的電話,說自己是處長級人馬,得悉我對展翅有異議,想約我食頓午飯,彼此交流一下。我孤僻成性,「寧食開眉粥,莫食愁眉飯」,第一時間婉拒。而以為月旦時事,文字來文字往。It is just public debate,nothing personal。

滿以為就此作結,豈料他說:

R(機構總幹事的洋名)都知我打電話給你,她都同意我們見個面,不如你再考慮下吧!

結果飯吃了。

吃飯的一小時,四分一時間講食物,四分一時間講天氣,四分一時間講他跟我老闆的「那些年」,最後四分一時間講展翅是如何嘔心瀝血和童傁無欺,結帳時還送上一張展翅單張給我參詳。

據悉後來張建宗在青年就業工作小組中,向委員說已派員跟那個姓邵的異議者溝通,邵姓人士表示理解,成功澄清了一些誤會!

道行尚淺,入世未深,受過傷先知道要堅強。見識過「騙徒手法層出不窮」,自此,我學懂兩件事:

一,「臻,you cannot be nice all the time。」你一時心軟,就給對方一個口實,擺你上枱,妖言惑眾;
二,「你老闆」不過是句粗口。恫嚇你去做一些非你所願的事?17 年過去,我變得鐵石心腸和少理老闆。

「鐵石心腸」是修行,「少理老闆」是理論。以寫情愛丶人性丶糾結而聞名的日本作家渡邊淳一在 2006 年一反常態,寫成了《鈍感力》。《鈍感力》的字面意思很容易叫人誤會,像是說「遲鈍的能力」,但其實它在日文上的意思,並不是指負面那種「思想遲疑」、「感覺遲鈍」、「厚顏無恥」、「冷漠無情」、「冷淡無感」,而是一種正面的人生觀:

  面對挫折時要敗而不潰;面對不義時要辣而不燥;面對逆境時要溫而不火;面對順境時要香而不膩,無論在工作間、家庭內、關係中、逆境裏,也要如此。

如何視閒言閒語為等閒,以及成為一隻「佇立於風中的獅子」,這才是 power of insensitivity 的原委。

至於「香港人不要自己嚇自己,捕風捉影不要太甚」,它未必是粗口。它是風涼話。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