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反對必修?通識科正好補新高中課程思考斷層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部分政治取向較保守的社會人士可能覺得近年香港社會過度政治化,因此提出廢止通識科作為必修科的主張。然而……通識科其實正是力求培養年輕人對社會議題多從不同角度考慮,而不應輕易信從某一政治主張或行動……正是今天社會愈來愈政治化,通識科才更有它的必要性。
賴得鐘
筆者相信正因為社會愈來愈政治化,才更需要把通識訂為必修科。(圖為上月舉行的動保大遊行,羅君豪攝)

自從 2012 年首屆香港高中文憑試舉行後,每年 4 月初,通識教育科的考試題目都成為傳媒報道的對象。而部分政客及傳媒也會借機批評通識科作為高中必修科的價值,建議把通識科由必修改成選修科甚至廢科。

反通識理據:把年輕人推向激進、侵佔選科空間、學科含量不足

今年也不例外。4 月 11 日舉行的考試,必答的卷一設了一道關於香港民主化與國際競爭力關係的題目,上述爭議又再在傳媒炒作了幾天。這情況原已司空見慣,但由於今年 9 月本港將進行四年一度的立法會選舉,更重要的行政長官選戰也預計會在年底開展。廢科爭議會否升溫成為建制派主張之一,值得關注。

部分批評指,通識科是導致香港年輕人政治取向愈見激進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課程裏有一個稱為「社會政治參與」的課題,而近年香港又的確有愈來愈多年輕人參與社會運動吧?也有批評從課程角度出發,指通識科作為一個必修科,令學生由以往舊制可選修 3 至 5 科到現在只能選修 2 至 3 科,「侵佔」了學生的科目選修空間,因此應把通識科轉為選修科「還科於民」。或者有意見說通識科不像歷史、地理等傳統學科那樣要背誦厚厚的學科知識和操練,「沒有學科含量」。

面對這些批評,不禁令人反思通識科在香港的高中課程裏,被列為必修科需具備哪些條件。以往在香港學制,中五的香港中學會考中,考生選報的 7 至 9 科之中只有中英數 3 個必修科;在中七的大學入學試的 4 至 5 科則只有中英兩個必修科。現時的中學文憑試則有中英數以及通識 4 個必修科。要理解通識科為何在今天的課程裏列為必修,我們可以從科目性質及時代發展兩方面看。

若談實用與否,數學是必修科,但部分高階知識是否普遍實用?(Geek3/Wikipedia)

要說通識的「實用」性:思考訓練、關心社會

討論必修科,馬上令人聯想到的是「有沒有用」。但課程的實用性向來不是學科設立與否的唯一甚至重要條件。選修科中的世界歷史、地理、化學、物理,以至高中的數學科裏學習的「多項式」、「等差數列」、「離差」等,我們都知道其實並非因其實用性,而是因為它們在知識和思考訓練過程中佔的位置、社會意義甚至作為傳統價值的傳承而被編排在課程裏。

通識科從思考訓練與社會意義的角度說,絕對受得起必修科的定位。說實用性,認識人際關係、香港社會和政制、中國發展、環保、公共衞生等,全都與整個社會息息相關,不單學生,其實整個社會都應該關注。說到作為思考訓練的工具,通識科正是對年輕人思考方法的良好訓練。

例如今年公開考試其一題,問及中國實施一孩政策會帶來哪些持份者之間的價值衝突。考生要作答這個題目,除了要對一孩政策和中國的現況有一定的認識外,思考層次方面需要把他們日常在課堂和媒體所聽過看過的中國知識概念化為對立的價值觀,並加以解釋;且在作答時要多方考慮有關問題涉及哪些持份者,例如政府、夫婦、商人等等,從多角度思考而不可偏聽。這些思考元素,扣上貼近社會脈膊的議題。試問作為香港未來公民,這些對社會的關注以及高階批判思考能力的培養又怎會不重要?

新高中課程有斷層 正好由通識作橋樑

因此,從科目性質來說,沒錯,通識科中需要學生背誦的資料,的確比不少傳統學科少,因為通識科強調的正正不是仔細的數據和資料、以及一字不漏的專有名詞定義等,而是要求學生靈活運用概念和原則、重視思考框架的應用、強調言之有物的闡釋和實證意識。對於批評者來說,通識科確與傳統學科很不同,但若因此而認為它言之無物,便不過是掩耳盜鈴甚至刻意誤導公眾而已。

事實上,在香港的課程架構之中,對學生有較高論證要求的科目並不多。以往舊學制下,中六和中七的預科課程作為大學入學前的準備,學生修讀的科目在理論結構上要求較高,使用的教科書也往往是大學一年生入門課程的參考書,包括著名歷史學者徐中約和費正清、本港經濟學家張五常、文化大儒牟宗三、錢穆的著作等,還有學術取向的心理學、社會學等可供修讀。

雖然預科課程並非普及教育,但最少有大約三成的年輕人有機會接觸較學術化和注重學術概念和架構的知識。新高中文憑試課程屬普及教育,取消了以上的學術化科目之餘,各科的知識理論水平也因照顧所有能力層級的學生而下調,形成了高中課程在思考層次上的斷層,通識科強調思考架構與概念原則的特性,雖未能(也不應)完全取代以往預科留下的空檔,但也起着重要的橋樑作用。

除了解社會議題外,通識科亦能訓練年輕人對有關議題作獨立思考。(圖為《明報》執行總編輯姜國元突遭解僱後,員工發起的抗議行動,羅君豪攝)

正因社會愈益政治化 才更需要通識

當然,另一個問題是其他國家都沒有通識教育這個科目,為什麼香港需要這樣的一個課程?背景要從香港回歸中國前的社會形態說起。

那時香港的學生一般被批評過於功利,年輕人進大學只是為了日後謀得一官半職,講求功利的「四仔主義」(買屋仔、養車仔、娶老婆仔、生仔)。當時已有不少聲音要求教育制度應培養學生對社會的關注,因為 1997 年後港人治港的承諾,港人要為香港「當家作主」,因此出現建立通識教育科作為高中必修科的想法。換句話說,中英數三個主科必修固然無可厚非,但就算已在其課程中加入時事議題的討論,它們卻始終是較學術的學科,未能照顧上述回歸後因港人治港而需培養年輕人關注社會的需要。

部分政治取向較保守的社會人士可能覺得近年香港社會過度政治化,因此提出廢止通識科作為必修科的主張。然而正如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聯席所長趙永佳教授等學者多次提出,通識科其實正是力求培養年輕人對社會議題多從不同角度考慮,而不應輕易信從某一政治主張或行動。

其實政治意識高漲甚至激化,某方面來看與多年前開始性觀念開放性質很相似:對於性觀念各人立場各異,然而不論立場如何,亦應透過學校課程正面處理,與學生探討如何理性面對,而不是在學校或社會層面上諸多禁忌與迴避。正是今天社會愈來愈政治化,通識科才更有它的必要性。

從韓國學者一席話 更感通識教育重要

另一方面,社會要向前走,年輕人對未來的想像和期望是箇中關鍵。

筆者去年底與一名很關心香港政治發展的韓國學者討論兩地發展。筆者說韓國民主化可能是香港社運的學習對象,但她反過來說,當年韓國學生爭取民主,正是目光過於狹窄,只專注於爭取民主政制的建立,對生活和文化的想像嗤之以鼻。結果是民主化落實後,原來大家都迷失了,不知如何發展下去;相反不少人民對於這種空洞的民主政制缺乏理解,結果讓政府在過往一兩年逐步剝奪公民權利(去年的教科書爭議便是因此而起),因此她告誡香港絕不可重蹈覆轍。

然而,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啟發學生對於未來的想像?

現時的通識科絕對與理想的公民教育仍有很大距離,但不論政見如何,通識科透過對生活素質及其他核心概念的討論的確是最能引領年輕人思考他們未來的渠道。如果那些攻擊通識科的社會人士真的關心香港和這裏的年輕人,請深入認識一下這個由 2009 年定為必修科時全城投以懷疑眼光的科目,如何在一大班充滿教育熱誠的通識老師在資源極度匱乏的情況下,把它打造成學生和社會都廣泛接受其價值的必修科的艱苦歷程吧。

【編按:作者為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