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奧博評】如我們仍對里約充滿偏見,當地民眾的犧牲有何意義?

撰文:運動公社
出版:更新:
奧運無疑就是巴西民眾請客埋單。當地民眾為運動員打造了一個圓夢的平台,也讓我們可以安坐家中欣賞世界精英選手獻技。如果巴西民眾的付出,只換來更深刻的偏見,而不是對主辦城市更全面的了解,那麼他們的犧牲實在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李峻嶸@運動公社
里約民眾為提供一個讓運動員圓夢的舞台而犧牲,我們又有沒有用心認識他們的城市?(Getty Images)

文:李峻嶸@運動公社

首度在南美洲舉行的奧運會已經完滿結束。這算是一屆成功的奧運會嗎?對國際奧委會(IOC)主席巴赫而言,是屆奧運會是成功的。因為在這十多天內,賽事大致暢順舉行,沒有亂子。

有趣的是,寨卡病毒、建設進度落後、帆船或划艇場地的水質污染等曾經令人質疑里約熱內盧主辦能力的話題,在競技比賽開始後就已離開了輿論視野。就算跳水池突然變綠,也無阻各國跳水健兒奮戰。或許,巴西當局證明了,就算沒有第一世界的配套或者像中俄那樣的大量資源做後盾,後起國家也可以將世界盛會搞得妥妥當當。

圖為美泳手洛捷迪8月初在里約奧運比賽時的照片。(美聯社)

美泳手被劫疑雲 反映富裕國家的偏見

但當奧運會進行得如火如荼時,卻爆出了美國泳將洛捷迪的被劫疑雲。洛捷迪和他的母親原本說他是被穿着警察制服的匪徒打劫,而且曾經被對方用槍指着頭部。當初沒有什麼人質疑這個版本,因為治安不靖不就是世人對巴西這個「落後」國家的印象嗎?不過,對當地人而言,就算他們也認同里約熱內盧不是一個治安良好的地方,也覺得整個故事太過荒誕。幸好巴西警察找到證據質疑洛捷迪的版本,否則大家對巴西的負面印象只會更深。

如果洛捷迪發放假消息的決定已經令人難以理解,更令人費解的是他在不得不道歉之後所發的聲明內容。首先,他避免承認自己撒謊,而是指自己是「誇大」了事實。他還企圖將自己塑造為一個受害者:「在外國,在有語言障礙的情況,有人用槍指着你並向你索錢才讓你離開,這經驗是令人創傷的。」

撇下閉路電視拍到洛捷迪和隊友事後回到奧運選手村時完全沒有異樣不談,這番言論似乎進一步反映了西方富裕國家旅客到所謂「落後」地區時的一種心態:完全沒有嘗試理解文化差異和當地社會現況,卻同時以為富裕國家的安穩生活是理所當然的享受。當然,洛捷迪可以堅持油站保安拿出槍支是不當行為,但觸發事件的原因,是他和隊友在油站旁便溺和破壞油站物件,洛捷迪卻似乎根本不覺得自己要負擔任何責任。

澳洲奧運代表團團長奇列爾。(Getty Images)

傲慢的何止洛捷迪一人

洛捷迪案後,有另一宗較少人留意的案件在奧運期間發生,就是澳洲選手偽造文件案。話說多名澳洲運動員到籃球場館支持澳洲男子籃球隊時,被發現他們使用的證件曾被改動過。9名運動員於是因涉及偽造文件被拘捕,最後罰款了事。

和洛捷迪的謊言同樣令人驚訝的是澳洲奧運代表團團長奇列爾(Kitty Chiller)在記者會上的言論。她一方面堅持該9名運動員「肯定沒有犯錯」,同時更就運動員被拘捕一事道歉。事件可能另有內情(可能證件是由澳洲代表團的人負責改動),但當奇列爾一方面公開說運動員沒有錯,但又拒絕透露事件詳細情況時,其客觀效果就是:澳洲奧運代表團不承認巴西司法機關的決定。

奇列爾更在記者會強調,為了到較佳的位置看比賽,改動證件內容的手法是各國代表團多年以來的常見手法,說得好像反而是巴西當局太小題大做;有澳洲媒體甚至將事件詮釋為巴西警方因為洛捷迪事件而作的報復行動。到底改動證件是否合理合法,卻已不在討論範圍。

好好認識里約 別讓民眾白白犧牲

無論是洛捷迪事件,還是澳洲運動員偽造文件案,其實或多或少反映西方富裕國家對巴西這樣的「落後」國家之偏見。治安欠佳、制度不完善,在巴西或許都是事實,但隨意使用這些標籤,甚至企圖用巴西的負面形象來為自己開脫,不但只會鞏固外國人對巴西的偏見,更無助於讓我們藉奧運會多了解巴西社會。

群眾在里約街上透過螢幕觀看奧運閉幕禮。(Getty Images)

里約熱內盧民眾為了奧運會已經付出了不少社會成本。不但公帑用在對民生沒有多大正面影響的奧運工程,而且奧運會令到更多貧民被逼遷,選手村內清潔工的勞工條件也極為惡劣。奧運無疑就是巴西民眾為IOC、運動員(當然還有投得合約的建築商)請客埋單。當地民眾為運動員打造了一個圓夢的平台,也讓我們可以安坐家中欣賞世界精英選手獻技。如果巴西民眾的付出,只換來更深刻的偏見,而不是對主辦城市更全面的了解,那麼他們的犧牲實在是沒有多大意義的。有些西方媒體還要抱怨當地居民不入場觀戰,令到部分賽事氣氛欠佳。但到底為什麼巴西人有責任去支持這個根本不能讓他們改善生活的「盛事」?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