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醫療制度「患病」 最終苦了貧童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根據 2014 年統計資料顯示,全港共有 1,016,900 名 18 歲以下的兒童,當中 246,000 名兒童生活在貧窮線下,兒童貧窮率高達 24.2 %。香港奉行全民醫療,政府承諾「不容有市民因經濟困難而得不到適當的醫療服務」,話語漂亮但實際情況卻恰好相反。本港醫療財政不論在公共資源、硬件(醫院設施),乃至軟件(醫護人手)投入均遠低於需求。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
為方便各區貧窮兒童適時接受治療,政府可考慮設立「兒童醫療券」。(資料圖片)

文:香港社區組織協會

「上次我不舒服、發高燒,燒至 39.5 度、忍了 2、3 小時。晚上 10 點多,媽媽決定帶我到明愛醫院看急症,當時很多人等候,護士將我分流為非緊急類別,等了 6、7 個多小時才看到醫生,醫生看了我不到 3 分鐘,給我開了些退燒藥,直至天亮才回家;整晚都坐在急症室,沒睡好,翌日沒精神上學……」
9 歲的基層學童小濤

今年 9 歲、就讀小三的基層學童小濤,憶述去年冬季患病求醫的過程。

小濤來自單親家庭,母親一面要照顧他,亦做兼職幫補生計。由於收入不多,一分一亳也得省下來,到私家看病每次動輒數百元,就是生病也不求診且無師自醫,大多依靠自身抵抗力或自行購買藥物醫病。事實上,小濤的情況是不少基層學童患病時的縮影。

公立醫療輪候時間長 延誤治療令病情惡化

剛於上月底,本會便曾公布一項有關《貧窮兒童健康及使用醫療服務調查報告》。受訪兒童指患病時不求診或自行購藥了事的比率,由 2009 年的 9.3% 和 50.5% 升至 2016 年的 20.5% 和 52.4%;近八成(76.3%)更表示輪候公立醫療服務時間過長/約不到。他們平均輪候公營普通門診需時近 2 小時、急症平均輪流達 3 小時多,各項專科需時長達半年至 2.5 年。根據醫管局最新公布的專科輪候時間,新界東的非緊急骨科新症輪候時間更長達 2 年(164 星期),間接迫使貧窮家庭「不求醫」、或「自己醫自己」,延誤治療令病情惡化,例如:有病童感冒發燒,因延醫結果成肺炎。

根據 2014 年統計資料顯示,全港共有 1,016,900 名 18 歲以下的兒童,當中 246,000 名兒童生活在貧窮線下,兒童貧窮率高達 24.2 %。香港奉行全民醫療,政府承諾「不容有市民因經濟困難而得不到適當的醫療服務」,話語漂亮但實際情況卻恰好相反。本港醫療財政不論在公共資源、硬件(醫院設施),乃至軟件(醫護人手)投入均遠低於需求。

公共醫療資源投入不足 醫護床位供應低於標準

首先,在財政投入方面,特區政府仍未有適時相應增加公共醫療開支,以本年度(2016/17)財政預算案為例,本港醫療開支僅佔本地生產總值約 5.4 %,遠低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 9.3 %(2011)。此外,2015/16 年度的人均公共醫療開支亦僅為 7,538 元,遠低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 18,921 元(2011)。雖然本年度預算案指出,來年醫療衛生的經常性開支近 573 億元(佔政府經常開支 16.5%),較去年增加僅 8 億元,相比去年度的修訂預算,實質增長亦只有 1.2 %,增幅如去年仍屬各項政策範疇中最低的一項。此外,本年度醫管局獲得經常性撥款為 516 億元,較上年度修訂預算增加不足 1 億元,增幅僅 0.1 %。

除公共財政投入外,本港醫護人手亦非常緊張。以國際標準為例,已發展國家的醫生人數水平,應為每 1,000 人口約有 3 名醫生;然而,本港醫生人手為每 1,000 人口不足 1.9。再者,在全港 13,000 多名醫生中,更只有四成多(即 5,600 多名)為公立醫生,卻要照顧全港近 9 成的住院病人,即每名公營醫生要守護 1,250 名市民的健康(比例為 0.8 對 1,000),情況非常嚴峻。更甚者,政府未有預視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新增醫療服務需要;相反,政府於 2003 年起削減醫科生數目,直至 2009 年才逐步增加。因醫科畢業人數不足加上新需求增加,2015 年共欠 360 名醫生,2016 年更會欠 400 名醫生。雖然情況於 2016 年後開始改善,但直至 2020 年仍欠缺 330 名醫生。此外,其他醫療輔助專業如護士、物理治療師等人手亦見緊張。可見政府未有全盤策略應對人口老化及新增醫療需求,在缺乏長遠醫護人手規劃下,市民福祉造成莫大損害。

除醫護人手不足外,醫療設施硬件亦遠趕不上需求。根據規劃署在 2015 年 10 月修訂的《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中列明,每 1,000 人應設 5.5 張病床(包括公立及私立醫院各類型病床)。以 2014 年為例,現時社會對病床的需求約 4 萬張;然而,現有病床卻不足 32,000 張,即欠約 8,600 多張病床。雖然本年度預算案會預留 2,000 億元,在未來 10 年增加 5,000 張病床,惟假設 2025 年人口增長至約 770 萬,按規劃標準應有 42,350 張病床,假設同期增加 1,000 多張私家醫院病床,預計屆時全港病床供應差額仍多達 4,800 多張。

公共醫療系統千瘡百孔,「制度患病」令輪候時間屢創新高,受害的自然是貧苦大眾。

因醫科畢業人數不足加上新需求增加,2015 年共欠 360 名醫生,2016 年更會欠 400 名醫生。雖然情況於 2016 年後開始改善,但直至 2020 年仍欠缺 330 名醫生。(資料圖片)

設立兒童醫療券 將貧童納入公私營協作計劃

享有最佳健康保障是基本的兒童權利,香港作為《兒童權利公約》締約地區,理應履行公約訂定的責任,改善貧窮家庭兒童健康和獲得醫療服務的機會。當局在制訂公共醫療政策時,更應從兒童權利角度看。要改善醫療服務,增加財政、人手資源等是必然的治本策略;短期治標之計,當局應善用私營醫療體系,資助貧窮學童接受適時治療。

政府自 2014 年起推行名為「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目的是為需要長期在普通科門診覆診的病人提供選擇,讓病人可接受社區內的私營基層醫療服務,以應付日增的服務需求。當局應考慮將此計劃的受惠對象,擴展至需經常使用普通科門診的兒童。

此外,為方便各區貧窮兒童適時接受治療,政府可考慮設立「兒童醫療券」,以兒童社區醫療卡/券形式,資助他們以廉價到社區內的私家西醫或中醫接受診治,醫生亦同時擔當家庭醫生角色,持續監察兒童健康。若以約 25 萬名貧窮兒童,每人資助 3,000 元計算,預計開支約為 7.5 億元;扣除 8 萬多名正領取綜援的貧窮兒童,預計開支僅為 5 億元。

為了香港、為了未來棟樑,以上改革實在刻不容緩!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如讀者有意投稿,歡迎將文章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