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後兩周年.博評】批鬥左膠拆大台 未能團結談何擊倒建制?

撰文:林輝
出版:更新:

兩年前的雨傘運動,其實可以分成兩場運動:一場是對外的,向香港政府和中央政府爭取普選的民主運動;另一場是對內的,不斷「尋敵人」、「拆大台」的內鬥「運動」。
前者,我只是一個小小的參與者;後者,我卻成為第一批主角之一,而我那時,人還不在香港。

這種不斷自拆大台、拒絕信任、不斷製造「內敵」的風氣之下,推動大型的全民社會運動,比過去什麼時候都困難。(美聯社)

「提防左膠」 成第一批被「內鬥」對象

那是 9.28 之後沒幾天,我那時人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心卻早飛到金鐘去了。因此如許多同樣身在外地的香港人一樣,決定縮短行程,買機票回香港去。可是那時沒想到,會成為了整個運動第一批被「內鬥」的對象——如果你還有印象,那時在佔領區四處貼滿了「提防左膠」的海報,海報上那三人其中一人,就是仍未回到香港的我,卻被指控將騎劫集會;而另一人葉寶琳,更屢被指控在「不存在的空間」拆路障(她根本不在場)。

還有一位要被「慎防」的「左膠」陳景輝,則在佔領區的討論會中屢被打斷和圍攻;最好笑的,卻是那些四處派傳單貼海報的小朋友,許多根本不知道陳景輝做過什麼,甚至根本認不出他(有位小朋友竟向陳派發有他照片的傳單)。

如果你還有印象,那時在佔領區四處貼滿了「提防左膠」的海報,海報上那三人其中一人,就是仍未回到香港的我,卻被指控將騎劫集會。(網上圖片)

「有事外鬥、無事內鬥」運動 人人心力交瘁

說實在,當時仍有話語權的大台組織者,對我等被抹黑視若無睹,我心中其實頗有不滿;然而我們三人的遭遇,不過是這場「有事外鬥、無事內鬥」運動中的序幕。

接下來,整個運動只要稍為平靜幾天——即沒有政府、警察或黑社會撩起事端——就會立刻有人成為批鬥目標,他們包括:佔中三子、雙學、泛民主派、社民連和人民力量、咪手、糾察,以及「大台」。一個接一個被攻擊到一文不值之後,人人心力交瘁,到最後已再沒有誰有能力為別人說話。近日讀到周永康和梁麗幗等的訪問,就完全可以體會到那種困境和心情。

整個運動只要稍為平靜幾天,就會立刻有人成為批鬥目標,他們包括:佔中三子、雙學、泛民主派、社民連和人民力量、咪手、糾察,以及「大台」。(Getty Images)

自拆大台之風不絕 團結或各走各的路

這種不斷自拆大台、拒絕信任、不斷製造「內敵」的風氣,與我以前參與過的社會運動全然不同。而要在這種風氣之下,推動大型的全民社會運動,比過去什麼時候都困難。反國教運動的黃之鋒神話要再現,就真的只有在神話中才可。因為再堅固的堡壘,也能從內崩潰,更何況社會運動從來都處於弱勢,連團結都做不到,還可以拿什麼去擊倒強勢的建制?

這樣的道理,我猜想很多人都明白和同意。但在如此的大環境之中,卻只能被無力感所淹沒——要不就捱打,若然還擊,卻又彷彿徒增怨懟,令這個結更難解。

或許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盡量團結可以團結的人,可以做朋友便不要製造敵人;而對於那些根本無法共事的、只會當你是敵人來打的,便不必幻想,也不要心軟,各走各的路吧。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