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天下武功出少林,世界歷史出…蒙古?

撰文:沈旭暉國際學術台
出版:更新:

香港歷史教科書裏的蒙古人形象,相當負面。宋朝名將岳飛的詞作《滿江紅》,當中幾句如「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對不少人而言,都是耳熟能詳。
大眾對蒙元印象不佳,主因是不少人認為蒙人摧毀了精緻的中國文化;「宋亡之後無中國」之說,就是表露了這種以中國大陸為中心的世界觀情感。

書本封面。(華文網網路書店)

今次介紹的《世界史的誕生:蒙古的發展與傳統》,對蒙元卻有相反的看法。作者岡田英弘,從區域乃至世界網絡連繫而非以中國大陸為本位的角度,闡述蒙元的貢獻與世界影響。岡田英弘是日本歷史學家,主要研究中國、滿洲、蒙古與日本古代史。他的治史角度有趣,是因為他嘗試脫離民族主義色彩較濃的國別史框架;事實上,以世界史而非國別史視角,書寫不同地方的過去,漸已成潮流.就這點而言,香港的歷史教育其實相對落後。

曾在介紹《知識台灣:台灣理論的可能性》的長篇書評引述,「世界上發生的所有的事都牽涉到其他地方,因此台灣的存在就是關係性的存在,絕對不是獨自的存在」,這就是說以世界史視野書寫台灣的必要。香港作為連繫世界的港口城市,閱讀這個地方的過去,更需要這種世界視野。在此背景下,這本書的價值就是幫助讀者認識不同史觀下的歷史書寫問題,從而加深了解何謂歷史。

【沈旭暉國際學術台:台灣祖國當然是……荷蘭?】

東洋史與西洋史之別

作者認為歷史可分東洋史與西洋史兩類,前者主要是指中國文明,後者則指地中海文明。

這兩類歷史有不同的書寫重點。作者視司馬遷的《史記》為東洋史的開端,有着「不承認變化的正統歷史觀」——這是說,中國史官紀錄歷史時,會傾向忽視政權的變動與皇權的變化,從而強調皇帝擁有統治國家的合理性,以及權力來自於天,以「天命正統」為歷史記述軸心思想。

西洋史則以古希臘的希羅多德(Herodotus)的著作《歷史》(Histories)為要,是一種「以變化為主題的對決歷史觀」,着重記述強國變弱、弱國變強的轉變。此外,希羅多德的《歷史》,記述了希波戰爭,即古希臘各城邦戰勝亞洲波斯帝國的戰爭,因而建立了「歐洲定勝亞洲」的歷史宿命性史觀。作者相信,這種「亞洲是壞人,歐洲是好人」的對立史觀,至今仍有一定影響力。

作者因而推論,日本歷史學的問題,是長年受中國影響,故此日本的西洋史書寫,亦以中國史觀出發──歷史書寫之中,強調所謂正統、天命,因而扭曲了西洋史。例如,日本史家視英、法、德三國為歐洲國家中「天命所歸」的「正統國家」,因此歷史記述以此三國為要。

岡田英弘視蒙古為世界史的開端。(Getty Images)

世界史由蒙古開始

作者接着分析指,日本現時的世界史,其實是東拼西湊、強行將東洋史與西洋史這兩種難以溝和的歷史書寫進路與世界觀合併在一起,因而變得雜亂無章、邏輯混亂。更嚴重的問題,是日本人的世界史當中,並不包括日本國史,這意味日本與世界割裂,隱含了日本的島國世界觀。

故此作者認為,有需要重寫「符合邏輯」的世界史,而且要理解歷史書寫受地域限制——東洋史由中國世界創造,而西洋史則由地中海世界創造。要真正理解世界史,則應以首次打通東洋與西洋、發源於歐亞大陸中央草原的蒙古文明為切入點。事實上,成書於14世紀的世界史著作、由伊兒汗國的拉施德丁所著的《史集》(Jami al-Tawarikh),便是以蒙古發展史為一大記述重心。

所以視蒙古為世界史的開端,作者列舉了四個原因:

第一,蒙古同時統治並打通中國地區與地中海地區之間的「草原之道」、連結了歐亞大陸,為世界史奠下基礎;
第二,蒙古消滅了歐亞各個政權,將一切「歸零」。蒙古帝國滅亡後,可視各個國家與政權重生為新國際秩序之發端;
第三,作者認為,資本主義誕生於華北——由於華北缺乏制作銅幣的銅礦,金國於是發行大量紙幣;金亡後,取得華北的蒙古帝國沿襲紙幣制度,令人民習慣以信用交易,令資本主義得以萌芽,且資本主義文化經蒙古打通的東西通道傳到西方世界,變相推動了世界「現代化」;
第四,蒙古帝國壟斷了歐亞大陸的陸上貿易,令日本人與西歐人轉而更專注海上貿易,變相為之後海洋帝國崛起的歷史埋下伏筆。

蒙古同時統治並打通中國地區與地中海地區之間的「草原之道」、連結了歐亞大陸。(Wikipedia)

歷史是文明的「強大武器」​

按作者說法,「沒有歷史的文明」與「有歷史的文明」的爭鬥,通常是後者取勝,原因是歷史是文明的「強大武器」,它既可以幫助尋找問題源頭、解決紛爭,亦可以鑑古知今、預測未來。沒有歷史的文明若要生存,辦法離不開梳理與創造自己的歷史;現今世界大部分國家都是「有歷史的文明」,可以說是國際競爭下的結果。

有趣的是,作者眼中「沒有歷史的文明」的一個例子是蘇聯,原因是俄羅斯本來是蒙古文明的一部分,但俄羅斯帝國拒絕承認這段過去;到了1917年俄國共產革命後,蘇聯更是以純粹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而非歷史為立國基礎。

「新中國」也曾否定歷史,否定意識在文革到達顛峰。官方承認文革失敗後,才重新擁抱歷史、為政權所代表的意涵尋找新論述;在此背景下,逐漸有種共產黨「天命所歸」歷史觀,意思是中共「受命於天」才能擊敗國民黨。現在中國也會以「文明古國」自居、以「孔子學院」等方式包裝,從而擴展國家海外影響力。

沒有歷史便沒有未來

歷史其實是對過去記憶的篩選。如何篩選,視乎閱讀過去的角度——例如以「天命正統」史觀閱讀,就會有如「正史」陳壽的《三國志》那樣,焦點大都放在「正統」如何由東漢過繼到魏晉,蜀吳變相成為歷史枝節。閱讀過去的角度,關乎我們如何理解地方與世界的關係;日本世界史不包括日本史,便是一個好例子。當下中史課程內容成為政治議題,其實並非空穴來風。

歷史是國家的根本。現於香港工作的前新加坡部長楊榮文曾在訪問中說,「沒有過去的記憶就沒有未來」——他以冰島為例,指出:

冰島的社群不大……冰島人平均能夠追溯六代祖先。這很難得,他們是小社群,他們用古諾爾斯語寫下長篇傳奇故事,而這讓他們不可被征服,因為你可以把他們擊成碎片,但DNA的力量還潛伏着,不會被摧毀。

無怪乎George Orwell曾言,「he who controls the past controls the future」。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