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敗選 朴槿惠受困 美國「重返亞太」將調整?

撰文:許楨
出版:更新:

近日,有三宗發生在北美、東南亞,以及近中東的新聞,可以並列一起解讀,以理解環球政經及安全新格局:
分別是特朗普意外勝出美國大選、韓國總統朴槿惠親信崔順實干政醜聞,以及中國在巴基斯坦西南部、挨近波斯灣的瓜達爾港投入使用。本欄且以系列文章分析之。

特朗普擊敗希拉里,將衝擊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朴槿惠自身難保亦令美國借韓國遙制東盟的構想難於施展。(資料圖片)

首先發酵而至今未見有解決跡象的為「崔順實事件」。是次醜聞最大的影響,是朴槿惠無法修改憲法,讓韓國總統五年一任、不得連任的制度,可以改成雷同美國的四年一任、可連任一次。使到該右翼政權,無法透過朴氏本人,或其繼任人延長任期,而擴張權力。可以說,是奧巴馬、希拉里「重返亞太」戰略不小的挫折。

眼前,在首爾的抗爭持續,會否成為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勢、擴及全國,尚未可知。無論如何,此事增加了韓國再一次政黨輪替,由在野左傾政黨聯盟上台的機會。回首金大中、盧武鉉年代,左翼以人權鬥士而非政經精英為核心上台,在外交上往往與平壤修好;而南北韓良性互動的前提與憑藉,又往往是首爾與北京的默契。

「崔順實事件」最大的影響,是朴槿惠無法修改憲法,讓韓國總統改成可連任制度延續右翼影響力,令奧巴馬「重返亞太」戰略受到不小的挫折。(路透社)

韓國左翼若上台 美韓日關係將重新定位

隨着希拉里敗選、朴槿惠陷困境,美國透過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THAAD)而壓迫中國、朝鮮安全空間的策略,似乎被迫作大幅度調整。若韓國左翼政黨果真在大選中重掌青瓦台或國會,亦可能繼承盧武鉉與中美等距交往,以日本為主要政經競爭對手的「中間路線」。屆時,不只韓美之間,連韓日關係,也要重新定位。

因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才急於在特朗普就任前安排雙方會面,以掌握對方對TPP的態度。在此之前,日本防相已回應特朗普,表明無意為駐日美軍負擔更多費用;東京已懷疑這位白宮新主人在東北亞防務、經貿上的承諾和投入能否兌現。

事實上,在奧巴馬任內,尤其是希拉里執掌國務院的四年,美國戮力將「西太平洋—東印度洋」盟友、準盟友整合,以應對自「東海—南海」西走的中國外交及軍事力量。華府推動其實力最強的東北亞盟友——日本與更遠的澳洲、印度,作全方位合作,軍事交流更是重點。軍事、經貿遠程投放能力稍弱的韓國,也被付予交好東盟的任務。

在希拉里執掌國務院的四年,美國戮力將「西太平洋—東印度洋」盟友整合,以應對中國外交及軍事力量。圖為2011年希拉里(右二)與奧巴馬(左二)在白宮心戰室直擊攻打拉登的最新戰況。(路透社)

「亞太再平衡」受重大衝擊 北京得到戰略喘息期

過去數年,韓國大力向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出售戰機、潛艇、護衛艦等先進軍備,以強化與東南亞的外交、國防關係,協助美國維持在當地的影響力。畢竟,韓製軍備的技術來源,仍以歐美為主。而本月初國務卿克里任命了金聖榕為新任駐菲律賓大使,突顯出華府透過韓國滲透東南亞的戰略意圖。

美籍韓裔的金聖榕在首爾出生,除血緣、地緣、文化緣以外,金氏在2008至2011年間,任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美國首席代表;自2011年至2014年,更任美國駐韓大使。2014年後,轉任美國「朝鮮政策特別代表」。可見,金聖榕的專業素養和任事經歷,說明該位新任駐菲大使,與首爾關係極深之餘,更是美國對韓、對朝政策最重要的制定者、執行者。

可見,在戰略上,當特朗普擊敗希拉里,奧巴馬「亞太再平衡」將受到重大衝擊;戰術上,朴槿惠自身難保,又讓華府以韓國為平台遙制東盟的構想難於施展。共和黨雖然即將同掌白宮和參眾兩院,卻可能需要一段時間,重新盤整對於亞太地區的戰略與戰術。得到戰略喘息期的北京,又將如何調整對美立場呢?在共和黨全面執政的時代,中東,或許是另一美中競合的舞台。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