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華,你憑什麼貶低國立故宮博物院?

撰文:陳淑莊
出版:更新:

董建華牽頭成立的「團結香港基金」公布首份藝術創新政策研究報告,失驚無神玩政治審查,將台灣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和「國立臺灣大學」 的「國立」二字刪走。

報告把「國立故宮博物院」稱為「台北故宮博物院」或「台北的故宮博物院」。(官網報告擷圖)

清朝的故宮文物收藏在兩岸的博物館,一類隨着國民黨撤退運到台灣,收藏在台北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另一類留在中國,收藏在北京的「故宮博物院」。但團結香港基金的報告稱前者為「台北故宮博物院」、「台北的故宮博物院」,左閃右避,貽笑大方。

國立故宮博物院與羅浮宮、大英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及故宮博物院齊名,今年初英國《藝術新聞》(The Art Newspaper)公佈2015年十大參觀人次最高的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以近530萬人次位居第六,是亞洲唯一上榜的博物館。

你能夠想像,有誰會野蠻得將羅浮宮、大英博物館胡亂改名,或者將人家的全名刪走一兩個不合心水的字嗎?

我近年去台灣,如果時間充裕的話總想去國立故宮博物院逛逛,因為它近年常有新媒體藝術展覽,我看的不是死氣沉沉的文物,而是跟我互動的藝術展品。它連紀念品都潮得很,幾年前複製康熙批閱奏摺的硃批真跡,創作成「朕知道了」膠紙,連香港傳媒都有報導。

(官網報告擷圖)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的藝術創新研究報告,題為《釋放博物館潛力 蛻變管治新模式》,舉出如大英博物館和羅浮宮都是以政府資助但自主營運的方式運作,指出香港的博物館應該參考。

如何營運香港的博物館本來是很有意義的討論,但據說團結香港基金的高層主動向董建華提出刪去「國立」二字,獲董建華首肯,亦獲報告作者張信剛同意。張信剛明明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報告裡的簡介竟然寫成「臺灣大」。

一位連自己母校都不尊重的作者,一個以政治凌駕藝術的組織,發表的藝術政策研究有幾大公信力,相信大家心中有數。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