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下一代開始為去除的歷史埋單

撰文:下海觀岸
出版:更新:

台灣新竹光復中學學生在校慶活動中扮演納粹,穿著仿製的黨衛軍制服,高舉著納粹德國的旗幟遊行。此事件引發以色列、德國強烈譴責和輿論的極大反彈,該校校長為此宣佈引咎辭職,台教育部門以此「咎責」,扣減該校的補助款。
該校學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頗顯委屈,稱不知道納粹的標誌就代表著蔑視人權和壓迫。納粹得以在台灣新一代中「復活」,到底是誰之過?

台灣高中生校慶扮納粹,引發社會輿論強烈抨擊。(網絡圖片)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有台灣學生模仿法西斯侵略者,美化二戰中的德軍、日軍並引發爭議。早在2006年、2011年和2013年,就有台灣學生在不同活動中宣揚納粹主張,從而遭到相關國家的譴責。

此次事件中,需要關注的是,模仿納粹的是一個班級,而且作為教育者的老師,對於學生公開模仿納粹的嚴重性毫無警覺,更沒有制止。學生對此段世界歷史的無知,老師的麻木不禁讓人懷疑台灣政府一直以來修改的課綱內容能否把學生教育成現代社會的公民。對此,光復中學亦呼籲,「也希望這個社會、台灣的大人們,也要給孩子們好的示範。」

一直以來,台灣島內對於歷史及族群記憶一直在進行選擇性去除和遺忘。李登輝1992年開始對教科書動手,到蔡英文上台,對於課綱的調整,更是不顧歷史真相。行政院長林全對於慰安婦問題的「也許有人自願」,一語震驚了島內外。為了「反中」而強化台灣的外交聯繫,竟不惜美化殖民者和否認國際公認的罪行。

為日治時期的殖民暴行做辯解或是美化的行為,在台灣政壇比比皆是。把日本侵略者裝扮成仁慈的統治者,懷念台灣的次殖民地的身分,歷史被不斷變裝。常言道上行下效,有上如此,怎麼能不讓台灣年輕人的思維出現偏差,到底哪些才是真的,哪些才是假的?

事實上,正如媒體報道的,近年來,台灣教科書上關於軸心國戰時暴行的篇幅有大幅減少的趨勢。當曾經侵略大陸,殖民朝鮮與台灣的日本都受到了大幅度的美化之際,人們自然更難想像希特勒和納粹對猶太人與斯拉夫民族犯下了怎樣不可饒恕的罪行。

在此次事件引發輿論關注後,光復中學的學生們聯名上書,指責台灣教育的做法丟臉,更是拿二戰歷史來對比,「那抗日戰爭台灣死了那麼多人,女人被送去當慰安婦,那總統為何沒震怒,為何沒修理日本」。

可以見得,這些學生們並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何不妥,並不覺得納粹所代表的是法西斯主義,也許他們是真的委屈。二戰期間,中國軍民被屠戮被強姦,被日本細菌部隊做活人實驗,國土被摧殘。中國軍民在二戰受害之深之重,絕對不亞於猶太人。但台灣綠營到今天,仍回避譴責日本二戰的軍國主義,面對同樣的殺戮,卻有雙重標準,後代怎麼能不錯亂。

這次事件中,也可以見得蔡英文政府一直在「去中國化」的努力終於見到了效果,當年輕人在潛移默化中逐漸遺忘了自己的國族在歷史上的屈辱和苦難,他們自然對別人的苦痛也不大當回事。正所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今天台灣不過收到以色列和德國的抗議,而在未來,歷史也許會讓台灣接受更為刺痛的反噬。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