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文化區還待發展 管治文化率先墮落

撰文:鍾劍華
出版:更新:
政務司長辯說因為已經得到馬會承擔那35億建設費,因而無需尋求立法會撥款,因此也沒有諮詢的必要…是不是說政府只要找到有人為工程項目埋單,便不需要按正常而且正當的、香港制度機制內的程序來處事?
鍾劍華
林鄭日前表示,項目涉及多個持份者和相關機構批准,包括中央部委和故宮博物院,故難在社會諮詢公眾。(資料圖片)

聖誕假期之前,市民得悉特首梁振英會率領幾位局長赴京述職,而政務司長林鄭月娥也會往北京公幹。當時的焦點是林鄭月娥會否籍這個機會與北京當局探討其出選特首事宜,她也一再強調赴京只是要「出席文化活動」。但出人意表,她在北京的所謂出席文化活動,原來是與北京故宮博物院簽署協議,即時宣布將在西九綜合文化區興建故宮博物院的香港分館。

長官意志凌駕所有合理決策程序

香港是否需要興建故宮博物院分館,容或會有不同的意見,部分香港市民也可能會樂見其成,但這卻不構成足夠的理由,讓特區政府用這樣的方式來處理這件事。政府現在的做法,明顯是繞過了立法會正常的撥款程序,剝奪了議員以民意代表的身分,對這樣重要的發展項目作出審議及辯論;文化界及相關持份者在這個過程中,似乎完全沒有機會表達意見,甚至可能毫不知情。政務司長到達北京之後接受記者訪問時,仍然只是說要出席文化活動。很明顯,特區政府根本是處心積慮,要在造成既定事實之前,把香港市民先蒙在鼓裏。

政務司長辯說因為已經得到馬會承擔那35億建設費,因而無需尋求立法會撥款,因此也沒有諮詢的必要。這種說法就更是十分強詞奪理,以長官意志來凌駕所有合理的決策程序。是不是說政府只要找到有人為工程項目埋單,便不需要按正常而且正當的、香港制度機制內的程序來處事?就算無須支付建設費,現在計劃興建故宮博物院香港分館的那一幅臨海珍貴土地,本來就是香港人的共同資產,特區政府憑什麼獨斷獨行,自行決定該幅土地的用途。以後故宮博物院分館的營運,是不是不需要香港人負擔分毫?

市民甚至有理由懷疑,九月份西九管理局會議時,決定毋須以該幅土地用來建設大型表演場地之說,是不是政府早有預謀為這個項目作出部署,只是不向社會公開。這一種黑箱作業的施政方式,就算不爭論是否符合民主精神,也與一貫強調的開放政府透明決策程序相違背。

西九文化發展區其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是「綜合」,如果真的認為在香港成立個「故宮博物院」形式的永久展覽場地有助推動這方面的發展,是否應該來個堂堂正正的全面諮詢。(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官網)

香港政治及機構管治文化走向墮落

而且,自從在1998年提出「西九綜合文化發展區」這個概念之後,經過了近二十年大大小小的多次諮詢,主要的發展概念也曾經幾番周折。由曾蔭權任政務司長時便大力倡議的一體化設計到現在的發展模式、各個項目如何組成配合,文化界、市民、及持份者都有機會提供意見;政府也進行了幾輪公眾參與的諮詢,其中有一部分的諮詢過程,就連來自世界不同地方的遊客也曾經是諮詢對象。現在竟然說無需諮詢,這不是開倒車還是什麼?

政府在2008年10月根據《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條例》成立了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作為一個法定的管理機構,其委員竟然對被政府這樣閹割掉也甘之如飴,認為不作諮詢也不是問題,甚至認為是「驚喜」。可嘆西九文化區還在發展中,香港的政治文化及機構管治文化已經因此而進一步走向墮落。

自從西九綜合文化區這個概念提出之後便爭議不斷。不過,香港整體的社會氣氛也樂見有一個這麼龐大的文化建設計劃,從而突顯香港作為一個東西方文化交匯的國際城市,也可以推動具本地色彩的文化發展。

西九文化發展區其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是「綜合」,因此其實沒有需要排斥香港文化中的東方元素或大中華元素,如果真的認為在香港成立個「故宮博物院」形式的永久展覽場地有助推動這方面的發展,是否應該來個堂堂正正的全面諮詢,而不是神神秘秘,由作為西九管理局主席的政務司長一人在背後操作,繞過立法會,連西九管理局也只能在簽署作實前一個月才得悉。這樣的所謂把保密功夫做得「滴水不漏」,其實只是黑箱作業,也反映西九管理局完全沒有向市民及文化界問責的意向。

特區政府現在這一種說法及做法,明顯是強詞奪理霸王硬上弓,而且也是對香港既有的行政制度十分嚴重的破壞。看來,香港政治及管治文化的持續墮落,比藝術及文化發展的前景更值得香港人關注及予以警惕。

【編按: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刊於作者Facebook。】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