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日本2016:當「不可能」變成事實

撰文:加藤嘉一
出版:更新:
「あり得ない」(ari enai)這意味着「不可能」的詞彙……內涵不純粹是英語裏的「impossible」,它的背後隱藏着「這不是我們所預測的範圍之內」,「這遠遠超出我們的思維和承受框架之內」等意思。進一步來說,它也包含了用詞者被動、封閉、迴避的潛在心態。
加藤嘉一
(Getty Images)

回顧 2016 年的日本社會。每天發生大大小小的事情,各種各樣碎片化的新聞這樣那樣籠罩輿論,影響着人們的認知世界,甚至生活方式。讓我回顧所有的新聞事件來對「2016年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新聞事件」進行總結,恐怕有些夠嗆。

不過,人的大腦應該是只記着至少讓你印象深刻的,或多或少產生過思考的事情吧。不記得、忘掉了的事情,或許沒那麼重要,隨着科技信息發展和網絡生活普及,我愈來愈覺得,對於人生,忘掉是一個重要功能,因為太多的事情要支配大腦,這樣誰也承受不了,好好記着對自己來說重要的事情就行。

在我印象中,2016 年是日本人罕見地關注了外界——更細緻地說,其大腦被外界發生的事情「動搖」——的一年。

傳統國民性格 不跟外界打交道

在江戶時期,日本社會保持了基本與外界隔離的「鎖國政策」(詞語到明治時代才被公開使用,江戶時期人們並沒有用「鎖國」兩個字,何況「政策」)。後來日本社會的對外接觸愈來愈多,明治維新期間還主動派遣使節到歐洲的德國、英國等學習憲法、議會制度等。戰後的日本也逐步適應國際社會的變化,參與了一些制訂國際規則的過程。

不過迄今為止,日本社會傳統上仍然延續着「鎖國」傾向和心態。日本人內心潛在地認為:

「能不跟外界打交道,就不打交道。」

這也體現在日本社會對於引進大量外國人的「移民政策」始終有所保留。近年以來大量外國遊客的來臨,其實是安倍政權的政策導向、匯率因素等影響,而不是日本社會和國民變得愈來愈開放的標誌。

(Getty Images)

英國脫歐 美國變天 超出日本人承受範圍

今年,兩大衝擊日本如此輿論的國際事件,就是英國「脫歐」事件和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

英國是日本近代以來的最重要的學習對象之一,兩國在歷史上結過盟,如今則同為美國分別在歐洲和亞洲的最大盟國。日本人對英國持有潛在的、天生的好感,或許跟相似的身分有關——同為離大陸略有距離的海洋國家,擁有自由民主價值觀的資本主義社會。

美國就不用說了,從 1853 年「黑船」來到浦賀,迫使日本「開國」,戰後對日本的「佔領」,然後讓日本建立唯一的同盟關係,直到至今,近代日本的起伏離不開與美國的存在。

從戰後國際政治經濟體系,以及圍繞日本的國際環境來看,日本由衷渴望英美社會穩定繁榮,不可動搖其國際地位。因此,日本人不歡迎任何動搖其穩定繁榮和不可動搖性的事情。

而上述提及的兩件事情,似乎是違背了日本人的內心預期,日本人覺得這兩件事情動搖英美原有地位,知識分子們甚至從「民主的敗北」的角度評判兩件事情,擔心西方民主世界,尤其它的制度和價值觀,將陷入內部衰退和劃時代意義上的瓦解。這種心理也濃厚地體現於兩件事情發生以後,輿論基本關注事情可能帶來的風險,大多數人失去了從機遇和風險兩種角度平衡自己,預測未來的克制與理性。

別說普通老百姓,讓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知識分子、決策人士們也用「あり得ない」(ari enai)這意味着「不可能」的詞彙,來形容並面對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當選。該詞的內涵不純粹是英語裏的「impossible」,它的背後隱藏着「這不是我們所預測的範圍之內」,「這遠遠超出我們的思維和承受框架之內」等意思。進一步來說,它也包含了用詞者被動、封閉、迴避的潛在心態。

日本人普遍有一個習慣性毛病,就是只去關注想關注的事情,至於不想看到的,不想聽到的,就裝沒看到沒聽到,不想打交道的人,就裝不認識(可能表面保持客氣,禮節性地打招呼),不打交道。這一國民性格也加劇「あり得ない」這一心態的蔓延,即以「這種我們不希望看到的,沒想到的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的心態看待眼前的事件,毫無疑問,其姿態消極。

(路透社)

不可能的事情是會發生的 我們都要正視

英國接下來如何進行脫歐的具體程序還有待觀察,已經主張就任首日就會宣布退出 TPP、曾要求日本自己承擔更多國防責任,甚至「容忍」日本核武裝的特朗普候任總統,接下來在具體決定和履行政策時怎麼樣,也有待觀察。不過,從回顧 2016 年的角度我想主張的是:無論接下來發生什麼,我們都要保持淡定,建立理性,而不要從「あり得ない」這一充滿消極、被動、情緒化的,脆弱的心態出發看待事件,面對現實,評判未來。

即使英國真的脫歐,這一過程大大影響日本企業在歐洲的商業行為;即使特朗普正式宣布退出 TPP,讓日本在同盟關係當中承擔更多責任,在駐日美軍基地的經營問題上承擔更多費用和功能,我們都要正視,把它們視為我們國民生活的一部分和與你有關的現實世界。

接下來,倘若日本跟中國之間發生圍繞海洋問題的武力衝突怎麼辦?到時候,我們不要動不動就說「あり得ない」而裝沒看到它;倘若日本跟俄國之間要簽訂無法保證北方四島一次性地歸還於日本領土的和平條約,我們也用「あり得ない」這個詞彙,情緒化地攻擊本國政府「你們賣了國」。

假設未來 10 年內,日本眾參兩院以三分之二以上的票數通過了修改《日本國憲法》第九條的內容,接下來由日本選民自身的投票行為——「公投」(憲法規定公投過半數才能加以修改)——來決定我們是不是繼續扮演不以武力來解決國際糾紛,不打仗的「和平國家」,到時候我們還用「あり得ない」這個充滿歷史背景和國民性格的詞彙來形容眼前的事情和責任嗎?

那就晚了。日本人要深知:

不可能的事情是會發生的。

這也是 2016 年向我們給予的歷史教訓。

既然如此,就點點滴滴做起吧。邁出第一步,我們最起碼可以做到的是,無論是人際交往還是新聞觀察,在日常生活當中少用「あり得ない」,從自己做起吧。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