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故宮不是一個世界級的博物館?——駁鍾劍華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硬是要以「多元」、「多樣」為要求,貶斥其「不是頂級」,更是可笑。他這種以「多元多樣」作爲單一的評判標準,無視各類博物館之間的差異,更恰好是對「多元」這個理念的嘲弄。
黎蝸藤
一種論調認爲:故宮不是世界頂級的博物館,以此否定在西九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院的吸引力。(資料圖片)

【編按:早前博客鍾劍華於本網撰寫了一篇《從西九故宮爭議看文化的政治》,讀者黎蝸藤來稿反駁。】

文:黎蝸藤

西九故宮文化博物館消息公布,引來各界議論。一種論調認爲:故宮不是世界頂級的博物館,以此否定在西九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院的吸引力。

比如鍾劍華《從西九故宮爭議看文化的政治》說:

「故宮博物院從面積上看,無疑是全世界現時最大的一個宮殿群或宮殿式博物館,算是世界知名。但它在不同的世界博物館排名榜中,與世界公認的頂級博物館還有段很大的差距。」

進而說:

「去年由英國《藝術新聞報》(The Art Newspaper)發布的「2015年世界十大熱門博物館暨美術館排行榜」,以綜合指標來排列,結果亞洲區唯一上榜的是台灣的國立故宮博物院,排在第六位,反而在北京的正統故宮卻榜上無名。」

鍾劍華雖然承認參觀故宮的人多,但解釋道:

「北京故宮博物院無疑是全世界最多人參觀的博物館,每年接待高達1,500萬人次,是大英博物館的兩倍多,也比巴黎的羅浮宮高出六成。但中國人口多,參觀故宮的也主要是國內民眾。去看的人多,明顯不會是評價博物館重要性的指標。否則,每年只接待約600萬人次的中國國家博物館,排名便沒有理由這麼高了。」
《2015 Theme Index & 2015 Museum Index, Global Attractions Attendance Report》

他強調「這些排名榜當然有不同的標準,不能以此來否定故宮的價值。」但顯然,他的結論仍然是「(故宮)與世界公認的頂級博物館還有段很大的差距。」

北京故宮是世界級的文化遺產,內有180萬件文物,鍾劍華卻用兩個排名「打臉」,看似很專業,但只要認真讀過這兩個排名,就會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

與鍾劍華說的「去看的人多,明顯不會是評價博物館重要性的指標」相反,這兩個排名都是以參觀人數作為「唯一指標」。

他提及的國際主題公園協會(Themed Entertainment Association , TEA)評選的「全球最受歡迎博物館二十強」,是指在2015年該協會發布的《2015 Theme Index & 2015 Museum Index, Global Attractions Attendance Report》,它評選的主題公園和博物館排名,完全以參觀人數(attendance)為指標。

《Visitor Figures 2015, The grand totals: exhibition and museum attendance number worldwide》

他提及的英國《藝術新聞報》(The Art Newspaper)的排名,指的是該報發布的《Visitor Figures 2015, The grand totals: exhibition and museum attendance number worldwide》中的博物館排名,其排名標準也完全以參觀人數為指標。其實這個報告的重點是對旅客參觀特定展覽的人數排名,而不是博物館的排名。

鍾劍華以爲這些排名各「有不同標準」,顯然是沒有看過這兩個報告,連最起碼的求證的要求都做不到,完全是想當然的產物。

在這兩個報告中,排首位的羅浮宮,年參觀人數是860-870萬(2015年,兩份報告人數略有不同),但中國故宮博物院,年參觀人數是1400萬(2014),人數顯然遠在羅浮宮之上。那麽,如果單純以參觀人數排名,爲什麽故宮博物院不是排第一呢?

如果考察其他類似性質的排名報告(如下列例子),就會發覺,故宮不在排名榜上的情況,並非個例。這個看起來矛盾的問題的答案非常簡單,那就是:北京故宮不是這些機構排名的考察對象!

這兩個報告是旅遊業界和藝術展覽業界的報告,唯一的目的就是提供業界所需的數據。在他們的分類統計中,都沒有把故宮列入「博物館」這一類。雖然在那兩個排名中都沒有說出這個原因,但由另一個旅遊雜誌Travel+Leisure提供的類似的對博物館參觀人數的排名報告,《World's Most-Visited Museums 》,卻詳細地解釋了統計方法。

The Methodology: To tally up the world's most-visited museums, we gathered the most recent data supplied by the museums themselves or from government agencies, industry reports, and reputable media outlets. Whenever available we used 2010 data. Institutes that don't sell tickets gave us estimates as best they could. While we left out palaces and sacred spaces that house art, we did include the Vatican Museums because admission is separate from St. Peter's Basilica. The Vatican Museums attract a broad audience, not just religious pilgrims, and have had a significant cultural influence. 「The Vatican Collections: The Papacy and Art」 remains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s third most popular show in its 141-year history, drawing more than 896,000 visitors during its three-month run in 1983.

裏面清楚說明,這份排名並不包括收藏文物的宮殿和宗教場所,唯一的例外是梵蒂岡博物館,因爲它的入場獨立於聖彼得大教堂。很明顯,業界希望把旅遊目的為欣賞宮殿和宗教場所的旅客,和純粹欣賞藝術文物收藏的旅客區分開來,以得到更準確的數據。這樣,單獨購買入場券的梵蒂岡博物館才可以進入這個列表。但對故宮這樣的博物院,難以區分旅客到底是為了參觀建築,還是參觀收藏(事實上大多數旅客都同時帶有這兩個目的),於是就乾脆不列入這個分類中了。

那麽為什麽臺北的故宮就一直在這些榜單裏面呢?原因也很簡單,臺北故宮不是真的宮殿,而是專門擺放故宮文物的地方,所以它符合「博物館」的要求。反而真正的北京故宮,雖然有「博物院」的名稱,但在旅遊業界屬於另外的分類。

可以推斷,鍾劍華所說的兩份排名,也是出於同樣的理由,沒有把北京故宮列入,卻把臺北故宮列入。當然,更好的求證做法,是直接寫信給那兩間機構詢問。但筆者認爲以上討論已經能得到正確的答案。

其實,只要認真考察一下,就可以得出這些結論。可是,一些學者就連最基本的資料搜集工作也不肯做,憑空想象寫文章,誤導讀者,不是非常不負責任嗎?

臺北故宮不是真的宮殿,而是專門擺放故宮文物的地方,所以它符合「博物館」的要求。(資料圖片)

至於鍾劍華所說的,故宮的文物,都「是中國國內的文物,海外收藏品少之又少。其中超過八成都是清朝故宮內的文物,跟現代博物館發展以「博」、「多元」、「多樣」為主流的發展方式明顯不同。」

但故宮本來是一個宮殿,並不是專門為陳列而設的博物館,場地限制甚大,以此和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這種相比,根本不公平。至於展品來源方面,故宮本來就是一個專門展覽故宮文物的地方,宗旨也和大都會博物館等不同,而且本身展品已經多得無法展出,人流多得需要加以限制。忽視了這些因素,硬是要以「多元」、「多樣」為要求,貶斥其「不是頂級」,更是可笑。他這種以「多元多樣」作爲單一的評判標準,無視各類博物館之間的差異,更恰好是對「多元」這個理念的嘲弄。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