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合作」——非粵籍省長馬興瑞的「政治任務」

撰文:何亦文
出版:更新:

1月3日,深港兩地爭論了20年的河套「港深創新科技園」終於簽約,如果馬興瑞不是5天前被調任廣東省長, 一定會在現場見證這個頗具意義的場面。
這項協議的達成包含著他任深圳市委書記三年中經常說的一句話:「深港合作這個任務必須完成」。
相信在他做廣東省長後, 這句話將改為:「粵港合作這個任務必須完成」。

廣東省省長馬興瑞。(資料圖片)

轉眼間香港回歸進入第20年,20年間,中共高層更換三代領導人、香港換了三個特首,在經歷政改、佔中等政治風波後,圍繞「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出現的爭議越來越強烈。儘管如此,中央調整對港政策的空間卻非常狹窄,惟獨可以明確和清晰的是加快香港與內地的融合——在容忍香港某種程度上的特殊化同時,減緩政治方面的壓力。這種經濟融合的使命,相當部分由與香港相鄰、在人文歷史上和香港密不可分的廣東來完成。

在近年此消彼漲的經濟比重變化中,廣東對港澳的熱情由熱轉冷。為了向香港、澳門施之援手,2009年的珠海橫玲琴島「飛地」、今次河套86公頃土地放在香港的名下,都可以感受到背後中央的推力。當年港珠澳大橋否決廣東提出的「雙Y」方案、港珠澳大橋即將落成之際,深圳開始興建幾乎與港珠澳大橋平行的「深(圳)中(山)」通道,由此可以看到廣東、深圳方強烈地本地訴求。

2009年中央批准的《珠江三角洲改革發展規劃(2008-2020)》,明確提出「將與港澳緊密合作相關內容納入規劃」,把珠三角地區與港澳合作第一次提升為國家戰略。按照粵港澳三方達成的協議,建立世界級的大珠三角城市群。令當局始料不及的是,廣東與香港的融合卻自2012年之後出現逆轉,兩地間民眾的群體性衝突與矛盾,反過來對兩地的經濟合作產生相當負面的影響。

兩地融合出現逆轉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邊界。北京希望通過雙方交往的密切,令經濟學意義上的邊界弱化或消失、社會領域的互信增強。然而事與願違,近年自由行不但沒有帶來融合的加速,反而引起香港方面的抗拒,把邊界視為捍衛香港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屏障。在廣東、香港雙方都缺乏動力背景下,如何推動粵港兩地融合成為中央面對的巨大難題。

2009年中央批准的《珠江三角洲改革發展規劃(2008-2020)》,明確提出「將與港澳緊密合作相關內容納入規劃」,把珠三角地區與港澳合作第一次提升為國家戰略。圖為興建中的港珠澳大橋。(資料圖片)

順代一提的是,曾誇下2020年前港資服務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孵化培養港資創新創業型領軍型企業超過100家之口的深圳前海自貿區,2015年港資企業所佔比例不到4%,而且匯豐、恆生等銀行佔有相當比例。另一方面,始於2004年、向香港開放內地服務業的CEPA也沒有實現促進兩地經濟融合的預期,十年來反而成逆轉之勢。

在河套建「港深創新科技園」可以視為推動粵港融合的新嘗試。擁有教育、軍工、央企和宏觀管理經歷的馬興瑞主政深圳三年,在全國科技創新獨佔鰲頭。廣東十三五規劃中「充分發揮廣州、深圳在管理創新、科技進步、產業升級、綠色發展等方面的幅射帶動和示範作為,攜手港澳業同打造粵港大灣區」中的「攜手」二字很是耐人尋味。而這將是這位非粵籍省長站在中央立場、按照國家角度思維,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