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博評】突破財金攔路虎 長遠規劃惠港人

撰文:何喜華
出版:更新:
特區政府過去多年一直奉行保守的公共財政策略,限制政府的經常開支…「財政預算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結果被演繹為「公共開支不可高於本地生產總值百分之二十的上限」的天條…下屆政府必須決心突破財金攔路虎,穿破此「玻璃天花板」,否則政府只能透過削減現有服務以換取資源開發新服務,未能應對社會發展需求,問題只會持續並不斷惡化。
何喜華
行政長官梁振英公佈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羅君豪攝)

行政長官梁振英公佈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重點着墨退休保障及房屋土地政策兩大範疇。

回顧過去 4 年施政,現屆政府着實在房屋、退保及扶貧工作有顯著舉措,包括訂立 10 年長遠房屋策略、重設扶貧委員會及訂定貧窮線,以至推行長者生活津貼及低收入家庭生活津貼。雖然政府已加大力度處理民生問題,惟當局只走出一小步,改善民生之路漫長,更要打破現有發展局限和框架。

逐步優化退保支柱 全民退保之路仍遙

本年施政報告最為觸目的,要算是強化退休保障各項支柱,包括優化長者生活津貼、增加一層高額援助、同時放寬現行津貼的資產上限,預計以上改善措施將惠及約 50 萬名長者。

對於爭議多時強積金與長服金及遣散費對沖問題,報告亦提出逐步取消對沖,並由政府分 10 年出資協助僱主分擔部分開支。雖然有論者批評為何對沖要由納稅人付鈔,但始終是走出改革的重要一步。

此外,當局亦取消申領綜援長者之親屬須提供「衰仔紙」的安排,某程度上改善長者申請綜援的安排,無疑是強化對不同經濟狀況長者的退休支援。當局預計完善以上計劃後,各條社會保障支柱可覆蓋約 91 萬名或 74% 的長者,但仍未令所有長者受惠。由於強積金已實施近 20 年,日後不少退休人士資產總額或會超出現時長生津建議的資產限額(即單身人士為 329,000 元、長者夫婦為 499,000 元)。

當局應從退休保障角度改革,而非從扶貧措施考量,長遠而言,應檢討長者生活津貼的資產限額,參考長者退休年齡、預期壽命、每月生活開支、通脹等因素,逐步將資產限額放寬至每名長者約 100 萬元,以擴大受惠人數,讓全港所有長者受惠,相信某程度回應民間多年來設立全民退保的要求。

着力房屋土地發展 缺乏中短期措施

對於被視為重中之重的房屋及土地問題,施政報告只是老調重彈,盤點以往覓地成果、複述未來 10 年公私營房屋供應量。

市民觀看施政報告直播。(吳鍾坤攝)

面對不斷新增的公屋輪候冊人數、輪候公屋時間不斷延長,特首一再重申長遠需覓地興建公屋,卻未有提出任何中短期措施(例如:過渡性房屋、提供租金津貼、訂立租金管制等),並無適時回應輪候冊人士困境。

更甚者,行政長官明言居住問題嚴峻,不少家庭走投無路,甚至要居於工廠大廈內的劏房(2017 年施政報告第 107 段),惟仍強調屋宇署仍會繼續對工廈及住宅樓宇內違規劏房執法(2017 年施政報告第 126 段),既無協助措施,更將本已絕望的市民趕上絕路,教人失望。此外,缺乏發展土地不僅影響民生,同時亦局限經濟發展、公共施設、醫療安老服務規劃等,這點是下屆政府必須回應的問題。

社會福利欠缺規劃 弱勢社群首當其衝

在社會福利方面,雖說當局在社福政策的經常開支預算增加至逾 660 億元,較 4 年前增加 55% ,但財政投入仍乏善可陳。

以安老服務為例,特首梁振英在 2012 年的競選政綱中亦指出:「社會護老服務、家居養老支援薄弱,輪候入住護理安老院時間冗長。」(社會福利現況部分第 9 點),惟資助安老院舍宿位仍舊嚴重不足。以輪候資助護理安老院的輪候時間為例,過去 4 年一直維持近 36 個月,輪候長者亦由 22,546 人(2012/2013 年度),增加至 35,494 人(截至 2016 年 12 月 30 日),當中還未計及約 9,000 宗原輪候資助護理安老院,因選擇社區照顧服務而被視為「非活躍」的個案。(表一)此外,在輪候資助院舍宿位期間離世的長者人數,亦由 5,157 人(2012 年),急增至近 6,000 人(2015 年年底)(表二)。最有需要接受院舍照顧的長者,輪候至死仍等不到院舍服務,成為社福規劃缺失下的亡魂。

由此觀之,社福規劃固然重要,但由上文所言,亦不可缺乏土地規劃發展。現屆政府嘗試推行院舍券,鼓勵長者在市場購買私院服務,惟若缺乏土地配合,營運私院租金高昂,難以吸引市場營辦新私院,服務供應量恐怕難以大增,長者亦難以改善輪候宿位時間。

突破財金攔路虎 長遠規劃惠港人

以上安老服務的例子,在在說明社福政策欠缺長遠規劃的缺失,惟縱使當局決心改善,歸根究底,亦需要持續投入公共財政資源。特區政府過去多年一直奉行保守的公共財政策略,限制政府的經常開支。

以剛卸任的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為例,多年來將「審慎理財、量入為出」奉之神明,說穿了,就是盡其力壓抑經常性開支,「避免赤字預算、力求收支平衡」,被解讀為政府收入少時、開支亦應同時減少,至於「財政預算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結果被演繹為「公共開支不可高於本地生產總值百分之二十的上限」的天條;香港屬發展成熟的經濟體系,每年經濟增長平均低於 3%,若當局仍固若金湯,奉此上限為不可逾越的界線,則新增長資源僅為數十億元,若扣除本屆政府新增的社福計劃(包括:長生津、低津等),餘下新資源亦所剩無幾,恐怕難有新增公共資源撥作應對新增服務需求。

特首選舉如箭在弦,不論誰人成功當選,下屆政府必須決心突破財金攔路虎,穿破此「玻璃天花板」,否則政府只能透過削減現有服務以換取資源開發新服務,未能應對社會發展需求,問題只會持續並不斷惡化。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