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房屋政策:不變?萬變?言之尚早!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這邊廂,行政長官選舉如火如荼。那邊廂,各大發展商亦積極計劃推出新盤。
香港在2017年第一季的最後一個月,其實比起想像中的更熱鬧,各人將會各有各忙。

在浪澄灣重推餘貨帶動下,上月一手住宅登記量錄得顯著升幅。(資料圖片)

文:地產小子

話說,金局管總裁日前到立法會財委會解畫,表示去年十一月加辣至今,一、二手樓成交量有顯著回落跡象,仍然未有足夠數據去斷定新辣招成效;字裡行間沒有說的一句,所指其實就是辣招對樓價的影響。要知道,令交易宗數減少,並非辣招最主要目標;樓價要是繼續上升,辣招也是徒勞無功。

誠然,歷史沒有如果;政府可以說沒有辣招,樓價升得更厲害。反過來說,另一邊廂也可以說,沒有辣招令供應減少,說不定價格也不會更高。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在成交量低的市場,個別成交對平均成交價的影響也更大,價格的波動也更明顯。所以當陳德霖說「樓價反覆」的時候,我只可以說那是自然不過的現象。此外,二手成交的供應,個別業主的考慮因素,錯綜複雜,也難以預測,故此一手樓的成交價,指標的意義也更明顯。當然,這也不是甚麼新聞。

農曆新年是傳統樓市淡季,四天假期當中,十大屋苑只錄得兩宗買賣,一手樓則有十六宗成交,是四年最多。通常,在節目過後,氣氛都會相對回暖,但至於是否能夠稱為「小陽春」,則見仁見智。有估計指,農曆新年後將有超過五個新盤,合共近四千單位推出市場,連同一月份之千六宗一手樓成交,首季一手成交有望破五千宗水平;甚至有地產代理已經計劃增聘人手,應付新盤潮下的陣地戰。

事實上,根據運輸及房屋局數據,截至去年底,興建中未售出單位約64,000個,位處「熟地」而可隨時動工的單位約24,000個;估計在未來三至四年,一手私樓潛在供應量最少有94,000伙,也是自2004年9月以來最高紀錄。

坦白說,政府或許已經出了洪荒之力,嘗試調控樓市。記得在五年前,梁振英仍未當選特首,社會普遍的預期是他會直接威脅到地產發展商的利益。事過境遷,梁振英「出招」後,一手私樓市場潛在供應量大增;反觀公居屋未來五年落成量,根據房委會的數字,僅得1.5萬個單位,與當局定下2.8萬目標仍有一大段距離。再說,市建局推出煥然壹居的「樓換樓」項目後並無大作,「港人港地」的啟德1號同樣令港人無以為繼。如今看來梁振英的政策,客觀的效果,卻是將供應的重心,轉移到一手新樓。

很難斷言當前這種局面,是否梁振英有意一手促成。不過,故事的教訓很清楚,就是政策對市場的影響,沒有三五七年未必見真章,所以也不應該用太過直線的思維去預測結果。今次行政長官選舉,政網所提出的「變」,例如丁居合人,又或者「不變」,例如增建公屋,最終究竟會有甚麼結果,今天恐怕是言之尚早。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