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與特朗普通電話 北韓是籌碼

撰文:何亦文
出版:更新:

金正恩同父異母的兄弟金正男在馬來西亞遇害,誰是兇手?動因何在?背後意味着什麼?

2月10日習近平與特朗普通電話。(資料圖片)

半個月前(2月10日),習近平與特朗普通電話,按照新華社的報道重點是台灣:

「特朗普強調,充分理解美國政府奉行一個中國政策的高度重要性。美國政府堅持奉行一個中國政策。」
新華社

為什麼這位桀驁不馴的美國新總統入主白宮22天、在與18位外國政要通電話後如中國所願,強調「一個中國政策」?中國用什麼方法說服對方?

2月12日北韓試射導彈,13日金正男在馬來西亞遭暗殺,18日中國停止進口北韓煤炭……特朗普近日接受路透社採訪時稱,中國在北韓問題上有很大的控制權,關鍵是中國怎樣去做。

從特朗普對和習近平通電話結果的正面評價,到北韓近期的一系列動作以及中國方面的制裁可以作出推斷,中美兩國領導人電話中討論到北韓問題,習近平並作出承諾。如果真是如此,遺留的猜測是,中國制裁事先有沒有向平壤打招呼?

中國前外交部長錢其琛在其退休後寫的回憶錄《外交十記》中記述,1992年7月,他作為江澤民的特使,到平壤向當時的北韓領導人金日成(金正恩的爺爺)通報中國將與南韓建交的決定。與過去的訪問不同,北韓沒有為他在機場組織群眾歡迎,會見時間很短、氣氛冷淡。

「在我的記憶中,這次會見,是金主席會見中國代表團中時間最短的。會見後,也沒有按照過去的慣例舉行宴會招待。」
錢其琛
金正恩(左)與祖父金日成(右)。(美聯社/朝鮮新聞)

金正恩出任北韓最高領導人五年來,不理睬中方的勸說,執意發展核武器,兩國關係已經陷入有史以來的「冰點」,所以中方不會就習近平與特朗普通電話的內容作通報,但是停止進口煤炭的制裁決定相信會提前告知,平壤方面自然明白箇中意味着什麼,於是向中國還以臉色的行動接連發生。

中國過去對北韓的政策是有限制裁、有限支援,目的是試圖說服北韓棄核,擔心一旦北韓崩潰,大量難民湧向中國、美國軍事力量壓至中國邊境。在北韓去年初第四次核試後,南韓向美日靠近,美日韓對北韓政策從等待崩潰到直接促其滅亡,朝鮮半島及東北亞局勢由渾濁轉向明朗,意味中國長期以來強調和堅持的「以談去核」策略必須作出改變。中國向平壤施加直接壓力,希望迫使平壤改弦更張,應當已經做好北韓政權崩潰的預案。

中國之所以向北韓施以重手,原因是北韓的發展核武和導彈目標非常宏大,雖然它已掌握萬噸級當量的小型核彈頭技術,但並不滿足,正在向更高級別努力;繼續改進導彈發射技術,使之核武器實戰化。最令中國難以接受的是,北韓追求的對美國「不對稱相互威懾」,一旦對美國實施「先發制人」核打擊,完全不會考慮中國作為鄰國的「第三方因素」。

有經常到北韓採訪的香港傳媒人士向筆者表示,距上次僅時隔半年,春節前在北韓明顯感受到當地經濟不景、社會情緒低落。這說明金正恩的核武與經濟發展並進政策已經失敗,這個12萬平方公里的國家隨時發生巨大動蕩。

這些可能就是金正男在馬來西亞遭暗殺後,中國政府保持低調,允許民間在互聯網上廣泛議論,同時向北韓施以經濟制裁重手的原因,也可以由此推斷,習近平在與特朗普的電話中談到北韓問題,而且將其作為台灣問題的交換籌碼。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