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勿讓港式老套時裝周埋沒香港設計

撰文:Himmy Ho
出版:更新:
貿發局舉辦的時裝周商業味甚濃、形式老套、懨悶,很多時裝的創意和性格都被其掩蓋。貿發局應參考英國時裝協會,用更有創意的方式展示本地設計。
Himmy Ho
(Getty Images)

上世紀八十年代,一向以西方文化為主導的時裝世界出現了幾個日本名字,當中最為人熟悉的有山本耀司、川久保玲和三宅一生等,他們嘗試打破既有的時裝觀念,設計至今仍然極具影響力。來到二十一世紀開端,亞洲文化崛起,但能夠在時裝世界站得穩腳的新晉亞洲品牌卻寥寥可數,原因是什麼?

回看日前政府發表的財政預算案,除了重提去年宣布運用5億元推動時裝業,今年將加強推廣本地時裝品牌、為時裝設計師設立創業培育計劃,及資助新晉時裝品牌的設計師參與巴黎以及紐約時裝周等。政策說出來好聽,但問題是政府沒有了解我們在時裝世界的定位及行情,政策不能持續發展,使香港時裝產業未能成為有機體,胡亂投資項目亦只會事倍功半。香港時裝產業其實有很多地方都未夠成熟,其中很多本地品牌以及每年舉辦的時裝周都欠缺獨特個性。

(Agi and Sam官網圖片)

香港時裝周老套 應擴闊公眾參與

綜觀環球時裝產業,說實話,設計界別其實已經飽和。每年從時裝學院畢業的學生多不勝數,而且很多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時裝周。要從這麼多的競爭對手中突圍而出,設計除了要有市場之外,亦需要一套屬於自己的獨有觀點。擁有很多時裝或藝術精英學府的倫敦,近年在時裝界冒起得很快,尤其是很多男裝品牌,如Agi and Sam,Matthew Miller和J.W. Anderson已經和很多一線品牌看齊,而負責管理和支援男裝品牌的London Collections Men也只不過成立了10年。它們成功的地方,在於設計師們在大學時期,已不斷被鼓吹要挑戰時裝的定義,無論是主流或是地下文化都要深入硏究,所以英國的時裝周總是帶有離經叛道的時尚氣息。

回看香港,貿發局舉辦的時裝周商業味甚濃、形式老套、懨悶,很多時裝的創意和性格都被其掩蓋。貿發局應參考英國時裝協會,用更有創意的方式展示本地設計,例如邀請設計師於城中不同的地方,例如酒吧、理髮店等地方舉行靜態展(Fashion Presentation),不同的表演模式除了可以打破場地的界限,在不同地方建立獨特氛圍,還可降低表現門檻,讓更多人能夠參與其中。

本地時裝雜誌對時裝欠深入分析

時裝傳媒在推動本地衣著文化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現時最多時裝人愛看的雜誌如i-D、Dazed and Confused、Another等都愛以深入硏究流行文化與時裝的關係,從藝術和社會學的角度評論設計和教育大眾。可惜到現時為止,香港並沒有一所大專院校有針對這一範疇的課程,很少人能以專業的時裝和新聞學觀點評論和詮釋設計作品給普羅大眾,本地雜誌也只傾向報道奢侈品,以致香港時裝長期欠缺「有批評,才有進步」的機制。如此一來,消費者無法了解香港時裝的優劣,香港設計界也很難在國際舞台上訓練出一套獨有的語言。

這次財政預算案中,部分政策和設計界有關,但其實時裝工業要蓬勃,絕對不能單靠設計界別,而是整個時裝產業鏈的合力付出。可惜現時香港時裝產業鏈支離破碎,例如欠缺生產成衣的工廠、布料選擇不多、新種布料設計的成本昂貴等,這些都是令本地設計師難以維持品牌的原因,政府在協助本地時裝產業也應從這些「源頭」著手。 記得年前,有人問日本時裝大師山本耀司,在這個年頭當設計師還有前途嗎?大師以幽默的方式回答:

只要地球還在就有前途吧。
山本耀司

相比其他地方的時裝業,香港時裝產業確實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所以政府、設計師及整個時裝產業鏈都要緊密連繫,在這個仍以西方文化為主導的時裝世界中,不斷反思我們扮演怎樣的角色,找尋一個獨有的觀點。

【編按:筆者為新晉設計師,現於英國工作。】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