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為十年紓困措施算總帳:基層始終最不受惠

撰文:何喜華
出版:更新:
從基層弱勢社群的角度看,新一份預算案無疑是不合格的,尤其政府在持續錄得破紀錄財政儲備的情況下,仍然不願意更大幅度地增加經常性開支…基層街坊對預算案不滿,不僅因為今年給予基層的「一次性紓緩措施」減少,更因為基層市民看不到政府在長遠社會服務承擔有明顯增加。
何喜華
(梁鵬威攝)

財政司司長新一份預算案公布,社會反應依舊是有彈有讚。但從基層弱勢社群的角度看,新一份預算案無疑是不合格的,尤其政府在持續錄得破紀錄財政儲備的情況下,仍然不願意更大幅度地增加經常性開支,也沒有藉此主動改善基層和弱勢社群的服務。這樣的保守理財作風,實在令人失望。

 

紓緩措施縮水 長遠規劃欠奉 基層市民鬧爆

 

預算案公布後,有報章以「基層派糖縮水 財爺重商輕民」為新聞頭條標題;同時也圖文並茂報道社區組織協會聯同基層街坊收看預算案直播後,倒豎姆指鬧爆財爺對基層和公屋居民「閂水喉」。我相信,基層街坊對預算案不滿,不僅因為今年給予基層的「一次性紓緩措施」減少,更看不到政府在長遠社會服務承擔有明顯增加。

 

說到俗稱「派糖」的「一次性紓困措施」(財爺稱之為「紓緩措施」),雖然絕不是每年預算案的「主菜」,但也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任內的一大特色,值得研究分析,看看有關措施是否真的惠及社會上最需要「紓困」的人和公帑是否用得其所。

 

立法會資料研究組於2014年3月發表預算案的分析報告,當中便指出:「自2007-08財政年度起,政府在每年財政預算案中均推出一次性紓緩措施。在此之前,政府只間歇性推出一次性紓緩措施,而金額規模亦較小」。事實上,由曾俊華出任財政司長的2007-08年度至今(包括本年度剛公布的),前後10年間的預算案「例牌」推出各種各樣的「紓困措施」,加起來涉及近3,000億元公帑,差不多等於現時一年的政府經常開支(本年度預算約為3,475億元)。

下表是我們機構同事整理出來的資料,當中參考了2013年立法會資料研究組分析報告的架構,從過往10年的預算案中抽出各項紓困措施並加以分類,以顯示「一次性紓困措施」受惠對象的分布:

附表:2007-08至2016-17財政年度推出的一次性紓緩措施及受惠組別

受惠組別

一次性紓緩措施

2007-08

2008-09

2009-10

2010-11

2011-12

2012-13

2013-14

2014-15

2015-16

2016-17

總計:

納稅人

退還薪俸稅

81

124

41

45

 

89

84

92

185

170

911

(30.8%)

私人樓宇

單位業主

差餉寬免

物業稅扣減

52

112

6.8

42

86

99

117

116

61

77

110

878.8

(29.7%)

公屋住戶

公屋租金寬免

 

10

 

18

19

20

22

10

11

 

110

(3.7%)

弱勢社群

額外的社會福利援助

15

12

 

23.7

20

21

28

27

55

28

229.7

(7.8%)

低收入人士

強積金帳戶注入6,000元

 

85

 

 

 

 

 

 

 

 

85

(2.9%)

市民大眾

電費津貼

“$6,000計劃”

 

43

 

 

47

374

45

45

 

 

 

554

(18.7%)

公司

豁免商業登記費

退還利得稅

政府物業租金

寬減

豁免牌照費

 

16

17.3

 

 

0.83

18

 

19

11.2

21

10

 

10

 

19

 

 

1.84

25

19

 

 

1.4

189.57

(6.4%)

總計:

(*以億元計)

148

426.1

83.83

190.7

559

322.2

326

200

348.84

353.4

2,958.07

註:本資料表只計及預算案推出的一次性紓困措施,不包括長期性的稅務寬減項目(如提高部分免稅額等措施);以2016-17年度為例,一次性紓困措施約為353.4億元,與預算案內提及的388億元(包括了提高部分免稅額等措施)有少許差別。

(羅君豪攝)

綜合10年資料,我認為有以下幾點總結:

一、逾60%金額為中產/業主受惠

最主要的受惠組別,是中產或以上的納稅人,以至擁有私人住宅物業的業主。因該兩組別(相信不少人同時屬於該兩組別)加起來已佔「一次性紓困措施」累積數額的大部分(超過60%);反而,屬於中下層市民能受惠的,主要為「公屋租金寬免」、「額外社福援助」及向低收入人士的強積金注資,那幾項加起來只佔不足一成半金額(14.4%)。可見,由始到終,過往10年的一次性紓困措施,中下層市民受惠數額反而遠較中上層為少。我要問,難道曾司長真的認為中下層市民的經濟困境反而較小嗎?

二、退200億利得稅益商家

過往10年近3,000億元的「一次性紓困措施」,當中有近200億元是由商界、公司受惠的,而當中有近一半的數額用於「退還利得稅」項目上。然而,需要繳交利得稅的,必然是經營有利潤的企業,那又有何「困境」需要財爺通過「退還利得稅」去紓緩呢?

三、注資6000元作退保承擔

對於社會上的中下階層,除了公屋住戶和社會保障受助人較長期受惠「一次性紓困措施」外,就只有2008-09年度政府向月入不高於一萬元的低收入人士的強積金帳戶注入6,000元津貼。有關措施其實極具意義,受惠對象清晰是低收入階層,同時為他們日後的退休保障作前瞻性的承擔,但很可惜政府只曾推出一次這樣的措施,至今再沒有任何類似安排,令人質疑財爺對基層「打工仔」是否還有所關顧呢?

四、紓困措施應改為投放社會服務

從上文分析可以看到,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最面臨困境的中下階層,反而極少受惠於所謂「紓困措施」。試問,這10年累積的近3,000億元「一次性紓困措施」,還能說是用得其所嗎?如將該3,000億元改為投放於政府經常開支中,我相信必然更有效加強主要政策範疇(如教育、醫療衛生、社會福利)的服務,這才是令人信服的安排。

關愛基金掌N無人士資料 有利集中支援弱勢社群

 

同時,值得提出的,是政府理財施政的矛盾。過去政府經常強調,公帑要用得其所,就要集中用在社會上最有需要支援的社群身上,而不是「不論貧富」派錢;在當前討論退休保障制度時,政府更一再強調這施政原則。那麼,過往10年「一次性紓困措施」涉及的3,000億元公帑(即每年近300億元),又是否集中投放在社會上最有需要支援的弱勢社群身上呢?是否與公帑開支理念相違背呢?

 

最後,我想指出,如政府真心要集中支援弱勢社群,無論是「一次性措施」抑或「長期性措施」,政府均有能力做得更好。過往政府曾辯稱難以界定哪些是最有需要支援的社群,例如所謂N無人士不知在哪裡,但近年「關愛基金」多項試驗性資助項目推出後,當局已經掌握了為數不少的N無人士資料庫。要對準弱勢社群提供針對性的支援,絕對有條件和基礎,問題只是政府是否願意對真正面對困境的市民投放更多資源。

 

【編按:作者為社區組織協會主任。】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