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80周年誕|龍迷會推動李小龍文化 批政府欠長遠系統政策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2020年是國際武打巨星李小龍八十周年誕辰,在香港成立的李小龍會(Bruce Lee Club),是全球龍迷重要組織,多年來積極宏揚李小龍電影藝術、哲學和武術文化,可是在這八十周年之際,會長黃耀強不禁慨嘆,香港政府仍然未有政策系統地推動李小龍文化成為香港無形資產,主力還是要靠民間力量來做。

「每一個男孩,成長的時候,怎樣也會有個想模仿的對象!」

李小龍會會長黃耀強表示,在他們年幼的年代,李小龍正是每個男孩爭相模仿的對象。「他集齊所有男人的優點:英俊、有型、強健身體、好身手、英雄,大家都想有危難時,身邊會有這樣的朋友出手援助。」

李小龍對每一個龍迷都會帶來不同的影響,縱然李小龍在黃耀強心目中是一個多材多藝天才式人物,但他也經歷過人生高低起伏。所以黃耀強自幼便受到啟發,天才也會碰上失敗的時候,這時便不應耿耿於懷,反而要讓自己做得更好,更好裝備自己,以便他日一旦機會找上門時,能有充足準備去迎接機會一展身手。

李小龍會自95年起成立,多年來積極宏揚李小龍電影藝術、哲學和武術文化。圖為李小龍會會長黃耀強(賴家俊 攝)

睇廣告集結香港龍迷

相比現在有互聯網科技,志同道合的朋友很容易在社交平台互相認識,但成立於1995年的李小龍會,在互聯網未普及的年代是怎樣開篳路藍縷之功,集合一眾龍迷的力量呢?

黃耀強憶述,九十年代雜誌《壹本便利》(2007年停刊)提供一個平台供人登分類廣告,那時候很多人看有怎麼東西賣,當時有人會放售與李小龍有關的物品,他也試過登廣告徵集李小龍藏品,怎料引來極大迴響,很多讀者聯絡他,但他們並非兜售藏品,而是倒過來好奇詢問黃耀強有怎麼珍藏。

「那時很感觸,回想九十年代初身邊沒有龍迷朋友。中學年代那時候流行日本文化,大家都追看日本明星,我講李小龍會給同輩朋友笑。」

如是者,該雜誌的總編見這則李小龍藏品徵集廣告反響極好,於是派出記者找黃耀強採訪。雜誌社更主動頭成立李小龍會,幫手招募會員,短短兩期時間便招募了三百多個會員。在未有任何商業條件要求下,雜誌社便把所招來的會員轉交給黃耀強等人,李小龍會最終誕生。

星光大導的李小龍銅像,當年要披荊斬棘,歷多重波折才由李小龍會集資鑄造。(資料圖片)

民間集資建李小龍銅像

香港政府推動李小龍文化的政策,一直給人感到反覆不定。一邊廂在沙田文化博物館設李小龍展,八十周年推出紀念郵票,但另一邊廂卻棄救李小龍故居,現在佇立於尖沙咀星光大道,香港重要旅遊地標的李小龍像,當年也是李小龍會集資,多次爭取才獲得當局放行在該地佇立。

「政府起初不斷用李小龍這招牌來宣傳香港,但見到他們並無長遠計劃打算。」

早於2004年,李小龍會已去信當局,建議在星光大道建立李小龍銅像,但不獲接納。時至2005年,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將世紀之星的榮譽頒給李小龍,政府才開始改變風向。雖然獲政策放行,但當局卻要求銅像建造資金由李小龍會一方民間承擔,尤幸李小龍會很快便籌集到足夠資金,打造了現在大家見到的銅像。

李小龍像在香港的誕生,無疑是推動香港李小龍文化的轉捩點,而李小龍像成為香港地標,遊客爭相會來的景點,大家都有目共睹。黃耀強表示,在銅像佇立之前,基本上只有娛樂版才報李小龍新聞,當年也只有娛樂版找他們採訪;但在2005年打後,李小龍新聞已開始登上港聞版,新聞界已視李小龍消息為香港新聞,而不再單單是娛樂消息。

2008年,已故地產商余彭年答允捐出李小龍故居設立紀念館,可是時任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認為,李小龍故居不是保育項目,並非該局負責範圍。最終因政府「企硬」,不願意應允部份復修條件,計劃最終於2011年告吹,康文署於翌年在沙田文化博物館舉辦為期5年的李小龍展覽 (編按:目前延長展期至2020年12月31日)。

黃耀強表示,因疫情影響,李小龍會今年的紀念活動大受影響。(賴家俊 攝)

「曾蔭權和梁振英的年代,政府還願意商討李小龍故居設紀念館,可是到了現屆政府見到他們不想碰這個議題。」

黃耀強表示,當年一直有跟進李小龍故居保育的討論,但政府最終為何不接受余彭年一方的提案,他便不了解。「就算只是當旅遊項目也是值得做」,他慨嘆看不到政府有系統將李小龍變成香港資產,多年來推廣這個無形資產,民間力量卻大於政府推動。

現在,鄰近的佛山市正打造功夫城市形象,李小龍文化是其中重點推動項目。

「佛山那邊做得好多,雖然他們所推動的方向未必是符否我們的想法,但當地政府落的功夫比香港政府多。」

今年李小龍八十周年誕辰紀念,李小龍會本來舉辦一連串的活動,可是疫情影響打亂一切部署。先取消了七月於香港書展的李小龍展,本來十一月舉辦的電影節和展覽出現變動,現在看形勢只能辦電影節,但規模會較預期的大大縮少,十二月可能有機會再在書展設情,但一切要視乎疫情走勢而定。

【龍迷珍藏分享】

以下這個銅像是黃耀強九十年代購於嚤囉街。他沒有這個銅像太多背景資料,只知道是產於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早年沒有李小龍玩具模型,在購得這個銅像前,黃耀強已有一個同款,售價150元的陶瓷像。他記得當時在店舖問店員價錢,對方回價3000元,他覺得不合理,不相信店員所說是銅鑄像,最後見到職員要臨深履薄的把銅像拿下來,他已知這個像真的由銅所造,斤量十足,所以也掏腰包買下。

以下這個陶瓷像是據2005年造星光大道銅像時的初稿來造,當年造了65個,由雕塑家曹崇恩,聯同佛山國寶級雕塑大師劉澤棉合力製造。

相關文章

【李小龍】精武門雙截棍牽全球熱潮 竟源自中古農具並曾被禁44年

【猛龍過江】李小龍截拳道教學電影 五場打戲招式思想拆解

【李小龍摯友】木村武之:振藩國術館承傳者 96歲為其守墓終身

【側踢分析】李小龍腳法風靡全球 踢技當中三大實用搏擊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