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專題】兄弟鬩牆難以團結 北愛積壓已久的仇恨

撰文:陳子煒
出版:更新:

愛爾蘭是個複雜的地方,雖然在經濟、文化及宗教等各方面的交流上,都習慣以愛爾蘭全島作為單位,但政治上它卻分成兩部分:全島32郡中有26郡組成了愛爾蘭獨立共和國,另外6郡卻組成「北愛爾蘭」留在「聯合王國」(下文簡稱英國)中。到底這個連半個廣東省面積也不及的島國為何分裂?愛爾蘭又是否希望統一?

(本文原載2017年6月5日《香港01》周報第63期B14版,按此訂閱周報

北愛問題來自於英國在愛爾蘭數百年的殖民政策。(網絡圖片)

在第一次大戰之後,愛爾蘭人乘着「民族自決」的浪潮再次爆發了武裝獨立運動,先在1922年以英國附庸的身份成立自治政府「愛爾蘭自由邦」,後在1937年行憲成立政府,並在1949年宣布成為共和國,同時退出英聯邦。但在1921年當英國與愛爾蘭獨立組織停火進行和談後,32郡中的6郡決定留在英國統治下而組成「北愛爾蘭」,放棄了千載難逢的獨立機會。北愛為何與別不同?愛爾蘭人在民族未來的路上分道揚鑣並非偶然,而是英國人所埋下的仇恨種子。愛爾蘭人假若希望統一,必須正視這份積壓已久的仇恨。

英國政府與愛爾蘭於1921年12月簽訂《英愛條約》,愛南部26個郡成立「愛爾蘭自由邦」,享有自治權;北部6郡(現北愛爾蘭)則仍歸英國。(網絡圖片)

 

宗教衝突深埋社會

「愛爾蘭問題」是英國政壇的常青議題——從英國在13世紀侵佔愛爾蘭開始,就一直困擾着英國統治者。愛爾蘭人並不像他們的威爾斯同族般順從,甘願被英國的侵略者吞併,他們在歷史上不斷反抗。在英國統治期間,愛爾蘭人沒有國家,他們甚至沒有自己的土地。在17世紀以後,這些在祖先土地上心灰意冷的愛爾蘭人,一個接一個地移民到大西洋對岸的北美大陸。對他們而言,生活已經不能再差,在新大陸的土地上他們也許能找到未來的希望。今日的美國白人中就有11%擁有愛爾蘭血統。可以說,愛爾蘭對英國統治充滿了反感。

英愛衝突有長達數世紀的歷史。在英國統治初期,由於本土的戰事與黑死病流行,英政府未有專心於愛爾蘭的控制,也未與當地人發生太大衝突。到了16世紀,基督新教在歐洲興起,意外地使英愛關係陷入萬丈深淵。在一輪宗教鬥爭後,英國教會聖公宗脫離羅馬天主教的控制,被定義為基督新教分支。愛爾蘭人雖然在英國治下,但卻堅持天主教信仰,使英國對於愛爾蘭人而言不單止是外來侵略者,更是異端信奉者。在16世紀之後,愛爾蘭不斷爆發叛亂,叛亂次數之多,使「愛爾蘭叛亂(Irish Rebellion)」這個詞彙反覆出現在英國歷史中,成為一系列叛亂的總稱。日後擔任英國首相的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在1844年就總結愛爾蘭問題為「廣大的人口活在極度的絕望中,他們居住的土地上的教會並非他們的教會,最富有的地方貴族則生活在境外的大都市。故此,這裏有飢餓的群眾,缺席的貴族,以及外來的教會,再加上世界上最差的行政。」

 

自16世紀起,愛爾蘭就不斷爆發獨立戰爭和叛亂。圖為1798年的起義圖像。(網絡圖片)

 

分而治之阻斷南北團結

英國為了鞏固對愛爾蘭的統治,採用了慣用的外交戰略「分而治之(divide et impera)」——以手段分化對方,使其不能團結一致對抗他們的統治。為了強化統治,英國一方面派本土居民殖民愛爾蘭,另一方面軟硬兼施推銷新教信仰,希望同化當地愛爾蘭人,以減低他們的反英情緒。英國統治下,愛爾蘭大部分的地主都是英國人,當地農民只能充當佃農。此外,英國人更設立了禁止天主教徒擔任公職、購買土地等專法(Penal Laws)打壓他們。那些受不住壓迫而棄教的愛爾蘭人,往往被同胞視為出賣祖國的「叛徒」。

「分而治之」的戰略使愛爾蘭陷入內部矛盾,可謂非常成功。1845年愛爾蘭爆發大饑荒時,流傳新教教會只為新教子女提供教育和飲食的謠言。當然這有可能只是誇張的說法,但很多愛爾蘭人相信這是英國的壓迫,指斥那些為了果腹而放棄天主教信仰而改宗的人。當時他們繪影繪聲地形容後者「接受了新教徒的湯」,而「領湯者(souper)」更一度成為咒罵「背叛者」的詞語,至今日仍是愛爾蘭燴炙人口的故事。「領湯者」的傳說雖然包含了不少不實的指控,但卻正好反映了愛爾蘭人對於信奉新教的英國人,保持根深柢固的敵視態度。

雖然英國在19世紀時已逐步廢除一些歧視天主教徒的法例,但彼此的仇恨仍難以消磨,武裝的獨立運動更是此起彼落。愛爾蘭北部或稱為阿爾斯特(Ulster)的地方,與蘇格蘭比較接近。兩岸之間只隔數十公里的海峽,自古以來已有不少文化與產業上的交流。在英國「分而治之」的戰略下,信奉蘇格蘭長老宗或英國國教聖公宗的新教徒主要集中在此地,他們與其他信仰天主教的愛爾蘭人漸漸形成明顯的分隔。從1798年至1922年愛爾蘭自由邦成立之間,愛爾蘭就至少爆發過六次武裝獨立運動。雖然愛爾蘭北部的新教徒有部分像「聯合愛爾蘭人會」支持獨立,但大部分新教徒卻是支持與英國結合的「聯合主義」支持者。

 

愛爾蘭北部或阿爾斯特(Ulster)宣誓對英立場的壁畫。(網絡圖片)

 

分隔北愛原為權宜之計

愛爾蘭獨立戰爭由1916年復活節起義中宣布愛爾蘭共和國宣言開始。(網絡圖片)

愛爾蘭北部的特殊地位令它與南部走上不同的道路。20世紀初,英國考慮到愛爾蘭不穩定的局勢,考慮讓其實行自治。在聯合主義主導的上議院強烈反對下,1914年通過法案,將新教徒集中的北部6郡從愛爾蘭「暫時」分割,成立「北愛爾蘭」,這也令「北愛爾蘭」的稱呼獲法律基礎。在新法案下,北愛將延續1800年的聯合法案,成為英國本土的一部分,剩餘的26郡則成立自治議會。結果因第一次大戰爆發,法案被擱置,1919年戰爭結束後,愛爾蘭隨即爆發大規模武裝革命,終使愛爾蘭議會法案被永久放棄。即便1921年英愛和平談判容許北愛6郡自決是否加入即將成立的愛爾蘭自由邦,但愛爾蘭的撕裂已難以修補,結果北愛議會決定「留英」。

「北愛爾蘭」只是權衡時宜的方案,它本身並不是持續了數百年的「愛爾蘭問題」的答案。當初英國於20世紀初分割出北愛時也只強調這個做法是「暫時性」的,並沒有完全否決北愛加入愛爾蘭的可能性。從愛爾蘭的角度出發,他們也沒有放棄北愛的主權,甚至為此而觸發過內戰。1922年愛爾蘭自由邦成立後,雙方就北愛問題發生了長期的衝突,首府貝爾法斯特更時常發生騷亂。1960年代晚期,衝突更演變成廣泛的武裝化民兵戰鬥,將雙方的仇恨愈推愈深。除了英國駐北愛的軍隊之外,支持英愛雙方的人更各自組織了眾多民兵組織,30年間導致了3,500多人死亡,40,000多人受傷。

械鬥由1960年代末到1998年英愛簽訂《貝爾法斯特條約》(Belfast Agreement)停火,前後持續近30年。條約中,英愛雙方「一人退一步」,再次為愛爾蘭問題提出新的可能性。條約一方面承認北愛為英國領土(間接導致1999年愛爾蘭修憲,放棄宣稱擁有愛爾蘭全島主權);但另一方面卻又指北愛將會留在英國「直到大部分的人作出其他決定」,間接表示北愛人民可選擇離開英國。《貝爾法斯特條約》為愛爾蘭島帶來和平,也為北愛將來展開了一條「自決」的康莊大道。然而,它真的為「愛爾蘭問題」畫上了句號嗎?

1998年英愛簽訂停火《貝爾法斯特條約》(Belfast Agreement)。(網絡圖片)

 

北愛內部仇恨猶深

從北愛爾蘭的現狀看來,持續數世紀的問題癥結並沒有太大改善,北愛內部仍然陷於嚴重的矛盾與仇恨。北愛中不同立場的人彼此也互相仇視對方——主張留英的聯合主義支持者多數是新教徒,不少人認為自己是英國人而不是愛爾蘭人,且視那些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民族主義者(或稱為「共和主義」者)是「叛國份子」;另一方面,大部分的天主教徒以愛爾蘭人自居,敵視聯合主義者為「民族的叛徒」。而讓問題更為複雜的是,北愛中聯合主義與共和主義的支持者數量不相伯仲。在2016年之前的北愛大選中,聯合主義政黨佔有約半數的席位,而共和主義政黨則佔約四成,雙方分庭抗禮。即使2016年英國因公投脫歐刺激了一些人轉而支持脫英歸愛,但那只是為本來就已充滿矛盾的北愛增添不穩定的動盪。2017年北愛大選議會90席中,共和主義的政黨雖然反超聯合主義政黨取得41席,但仍未及半數。

北愛問題經常與蘇格蘭問題被放在一起討論,但兩者的性質並不一樣,北愛問題顯然更為複雜。蘇格蘭是一個完整的板塊,無論是要留英還是脫英獨立,皆屬於外部問題。對蘇格蘭人而言,矛盾存在於蘇格蘭與英國之間,但北愛的矛盾卻是內在的。現在,北愛不應急於處理留英或脫英等複雜政治問題,真正的當務之急應是修補內部撕裂和矛盾,以避免問題繼續深化,甚至再被捲入無盡的武力衝突中。

 

2016年,愛爾蘭高調紀念100年前反抗英國的複活節起義。(網絡圖片)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