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問香港|「例外主義」窮途末路,香港何去何從?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香港主權移交將正式踏入二十五周年,從當初「貧瘠小島」蛻變成「國際金融中心」,甚至被譽為亞洲最先進城市,香港的發展軌迹一度令全球刮目相看。然而,回歸二十五年間香港的管治問題每況愈下,不論是《逃犯條例》的處理手法,抑或新冠疫症下醫療體系瀕臨崩潰,我們都不難發現,愈來愈多人對香港的「一國兩制」抱有懷疑。
假如香港的「一國兩制」即將失去北京的信任,香港到底該何去何從?

回歸二十五年間香港的管治問題每況愈下,港人對「一國兩制」抱有懷疑。

曾出任問責局長,長期研究香港管治、政治和公共政策等議題的學者張炳良近期出版的著作特別探討香港的管治危機,爬梳香港如何一路走來,而且在什麼關鍵時刻作出重要抉擇。在張炳良的眼中,不論香港的殖民地體系和特別行政區的結構,都代表着一種時代的產物。大部份殖民地時期的制度都移植到特區,甚至「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則,更是令香港在回歸後有別於內地任何一個城市。這些制度設計都突顯出香港「例外」於其他地區,政府得以有更大的自主度處理內部事務,這亦是作者所提出香港的「例外主義」。

假如讀者期許一些嶄新觀點,其著述未免令人失望。張炳良形容「現在仍然未是放棄」的時候,甚至念茲在茲地解釋只需要香港改革得宜,政府把施政的問題正本清源,香港仍可延續「例外主義」,「一國兩制」亦可行穩致遠。然而,問題亦正正在於他提及的香港仍然有着千絲萬縷的政治矛盾。當政府施政仍然陷於認受性危機,而且缺乏民意認受的政府本身亦是政治躁動不安的因由,而北京亦無意重開政治之門,那麼問題只會處於膠著狀態。

香港的故事,當然很難說。作者不過是擔當一名孤獨的推銷員,一位死心不息的調停者,遊說各方,力挽狂瀾於既倒。可惜,作者的觀點仍未能說明,誰才是解鈴人?

學者張炳良在最新著述談管治問題,有如踽踽獨行的調停者,其觀點處處流露出對改革呼聲的渴望,對香港社會的關切之情,惟香港困局實在有理說不清。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307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2年3月7日)《香港的「例外主義」:是窮途末路還是前程萬里?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307期《香港01》電子周報其他獨家精選內容:

疫情重創長者 安老改革不能再拖宕

韓正關注港疫情 當務之急解決兩個問題

發展是第一要務 政府工作報告五大要點

2022年經濟主基調不變 求「穩」更需求「進」

核災邊緣擦身而過 俄烏衝突惡性循環難斷

西方對靶制裁俄羅斯的真正目的和後果

烏俄加密貨幣戰 人道救援妙計還是逃避制裁漏洞?

學者張炳良在最新著述談管治問題,有如踽踽獨行的調停者,其觀點處處流露出對改革呼聲的渴望,對香港社會的關切之情,惟香港困局實在有理說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