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條過海鐵路終通車 如何以規劃促進社會公平?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隨着東鐵綫過海段於星期日(5月15日)通車,提出已廿載的沙中綫總算大致完成,亦標誌着香港實現了第四條過海鐵路。值得留意的是,它在原初規劃中應該是香港的第二條過海鐵路,只是因為種種原因,由最初提出到如今通車竟花上足足五十二年。

特區政府在1999年完成了《第三次整體運輸研究》,及在翌年發表《鐵路發展策略2000》,再次提出發展東九龍綫,並且連接過海,「提供一條策略性鐵路走廊,以紓緩東鐵、配合東南九龍的發展,以及提高過海鐵路線的載客量。」

經歷長達五十二年,這個過海鐵路總算落成,但走線可謂面目全非。(資料圖片)

惟後來的發展,大家都知道。先是2002年九鐵中標沙中綫工程,走線跟《策略2000》的建議大致一樣,在何文田或機利士路之間選擇了前者,經紅磡過海走會展、金鐘抵達中環西,而且線段北接大圍的馬鞍山綫,擴大了潛在過海客的對象範圍。然後因為地鐵公司不配合在金鐘站的轉車安排,政府及九鐵改為研究由東鐵過海。再之後就是兩鐵在2006年達成合併共識,沙中綫方案亦通過修改,成為了如今的模樣——原東九龍綫改為在紅磡連接西鐵綫,成為全長56公里、共27個車站的屯馬綫,東鐵綫則在紅磡過海,經會展抵達金鐘,中環西站束之高閣。

經歷長達五十二年,這個過海鐵路總算落成,但走線可謂面目全非。《策略2000》曾謂要「紓緩東鐵、配合東南九龍的發展」,如今過海段由東鐵綫延長,肯定不會分流東鐵乘客,能否配合東南九龍的需要亦都存疑。

其實,過海鐵路不只要起分流作用,紓緩現有線段的承受量,更應該有助於平衡發展佈局,令經濟活動不會過度集中……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317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2年5月16日)《五十二年磨一劍——第四條過海鐵路》。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317期《香港01》電子周報其他獨家精選內容:

走出中環價值 重建世道人心 讓社會科學推動香港社會轉型

香港政治人才庫仍然有待完善

俄烏衝突下的「台海冒險」:美國的好大喜功與自毀焦

退出世界大學排名 中國高校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尹錫悦上台後會引發東北亞政治大地震嗎?

獨角獸批量消失對中國有什麼警示?

疫中疫:英美長新冠治療難求

昔日網民稱契媽 不足兩年淪「阿木」 Cathie Wood最擔憂的是?

LUNA幣值幾近歸零 是時候監管穩定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