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孫中山係清末特朗普?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孫中山本來設想的民族主義有極強的排他性。
民國以後「中華民族」這個於1902年由梁啟超所倡導,建基於五族共存的民族概念,亦漸漸成為共和以後中國民族的名稱。

(此課題與DSE中國歷史科乙部辛亥革命及民初政局有關)

撰文:Ken Sir

國父孫中山先生。(網上圖片)

去年2016年是孫中山(圖左)誕辰150周年紀念,由於台灣是計虛歲*,所以去年只有中國和香港兩地有高規格的紀念大會。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內地的紀念會表示,中國共產黨是孫中山最堅實繼承者,特首梁振英於香港的紀念活動中亦籲秉承孫中山遺志發展國家,但並沒有提及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而三民主義在DSE辛亥革命一課中是一個重要概念,亦是近代中國歷史一個重要課題,因此今次談談當中的民族主義。

其實若果對孫中山的思想有較深入研究,便會明白若果真的貫徹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那對現在的中國統治卻是十分不利。因為孫中山本來設想的民族主義有極強的排他性,即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孫中山在辛亥革命以前所宣揚的民族主義,根據其綱領,即「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即推翻滿人統治及驅趕滿人,放棄蒙古、滿洲、新疆和西藏等地,建立漢族政權

清末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軍,早年旗幟是充滿大漢族色彩的「十八星旗」。(網上圖片)

「十八星旗」具大漢族色彩
以前清政府只准許漢族在長城以內十八個內地省份居住,例如兩河(南北)、兩湖(南北)、兩廣(東西)、四川、陝西、甘肅、貴州和雲南便是這個範圍,關外的滿洲(東三省)、西藏(青海)、蒙古(內外蒙)、新疆是不允許漢族隨便遷入居住的。當時孫中山所指的「驅逐韃虜、恢復中」的直接目的就是在十八個內地漢族人省份中恢復漢人的主權,革命只要恢復了內地十八省的漢人主權就是成功,西藏(青海)、蒙古(內外蒙)、新疆和滿洲(東三省)的主權都可以放棄。1911年武昌起義時,革命軍打出的革命軍旗是「十八星旗」(見左圖),這「十八顆星」就是代表內地十八個漢族人居住的省份,後來也有人稱其爲大漢族主義的旗幟。 
 

中華民國建國後,採用具五族共和色彩的「五色旗」。(網上圖片)

由「十八星旗」到「五色旗」
不過,武昌起義爆發之際,孫中山本人並不在中國領導革命,在中國內的革命領導權,由同盟會中宋教仁(見下圖)一系支持「五族共和」的革命黨成員領導,所以孫中山回國後,要與這一系人妥協(當時的立憲派也是主張「五族」共治,革命黨亦要與他們妥協),故而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宣告成立時,南京臨時政府所用的五色旗(見右圖),便是指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民國以後「中華民族」這個於1902年由梁啟超所倡導,建基於五族共存的民族概念,經章太炎(見下圖)等學者的相繼主張闡釋後,亦漸漸成為共和以後中國民族的名稱

主張五族共和,民初國民黨代理事長宋教仁(圖左)和主張以「中華民族」稱呼民國時中國人的國學大師章太炎(圖右)。(網上圖片)

大漢族主義已不合時宜
若果我們反問若當年孫中山提的「大漢族民族主義」得以落實,現在中國會怎樣?首先,中國的領土版圖相對現在將會大大萎縮,西藏和蒙古等地方可能於上世紀相繼落入列強殖民範圍或扶植建國,而使中國「巴爾幹化」,陷入長期東亞區域內戰。亦有學者指當「大漢族主義」的政權若真能建立,這個純漢族的政權將更有效落實民族國家下的民主制度。因為根據近代國家民主理論,近代民族國家的民主制度要有效落實,大前提是要有一個有共同文化、歷史和生活經驗的民族,晚清時期,孫中山一類革命者相信漢族相對於五族共和的「中華民族」,會有更類同的文化,會更有效運作民主政制。

不過這世紀以來社經發展,交通發達,中國各區域間、城鄉間的交往十分頻繁,大家都用淘寶、看相類的節目、均使用漢字、享有相類的經濟生活模式,種族的界線也越來越模糊,再談「大漢族民族主義」,現今已不合時宜。

*虛歲是中國傳統計算年齡的方法,它是以年為單位,是一種舍小求大的概算方法。一個人出生的百日後為一歲,以後每過一個春節增加一歲。與現代不同的是,在古代,虛歲是唯一的記歲方法,所謂的歲,指的就是虛歲,沒有什麼周歲虛歲的概念。所謂周歲,是我們現代以某月某日出生那一天為生日,到下一年該月該日便計一歲的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