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梁啟超大戰孫中山:民主都要講質素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撰文:Ken sir

本專欄曾談過「三民主義」中的「民族主義」,這次我們談談「三民主義」中的「民權主義」。

孫中山的「民權主義」,據他自己的闡述即是「創建合眾政府」,即是在制度上設立共和政府,採取直接民權,即人民直接行使選舉、罷免、創作和複決四種權力以支配政府,透過直接民權與五權分立(立法、司法、行政、考試、監察)來體現民權。

不可不知的是,早於晚清最後十年,革命派的孫中山已與立憲派的梁啟超,就民權的落實方法已互相論戰,我們可藉梁啟超批評革命派的論述,來反思「民權主義」的不足。梁啟超在晚清時指出,中國當時文盲多,民智未開。因此只能先實行君主立憲,由虛位的君主安定大局為先,待提高教育,塑造「新民」,才能提升人民參政質素。若貿然推翻皇帝,給予人民共和政體,中國人民未有行使民主政治權力的能力和資格,只會使中國步法國大革命的後塵,革命後陷入長年內戰混亂。即是之故,梁啟超撰《新民說》一書,為塑造「新民」提供理論基礎。梁啟超與孫中山就民權政體最大分歧之一在「立憲」,梁認為若無立憲,則共和政制仍未改君主專制的本質,這種共和政體只會如古代斯巴達、羅馬之元老院,雖然沒有皇帝,但由人民選出的國會毫無權力,只淪為行政首長的附庸,變成「民主專制」。
 

清末民初,經常與革命派筆戰的梁啟超。(網上圖片)

民主重「政體」而非「國體」
梁的關注點在「政體」而非「國體」。「國體」指君主制、總統制等國家型態,「政體」指政府的管治方式,政府向誰人負責?如何落實由人民監督制衡政府?所以梁啟超在晚清年代捍衛君主制,民國年代捍衛共和制,因為他關心的是「政體」而不是「國體」。有讀通識科法治一課的同學應該明白,現代文明政府講求法治,各國由人民授權的國會均會成立憲法監督政府,這種法治精神,就是梁啟超所追崇嚮往的。歷史的發展十分諷刺,倉皇成事的辛亥革命悴然把滿清帝制推翻,新的共和政體發展一如梁啟超所預言的,連年內戰和施政腐敗。
 

若果我們看看西方民主憲政的發展,她們是有先有宗教及科學革命等思想啟蒙後,才再來政治體制改革(民主憲政)。可是,辛亥革命後的中國歷史卻走一條相反的路,先有共和體制的確立,但民初民智未開,例如國會議員會胡亂加入多黨,人民對共和制及民主投票並不認識,更甚者對國家缺乏歸屬感,一直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後,才有思想啟蒙,使普羅大眾關心政治,探索不同的民主政制內容。若我們從這個中西發展歷程的對比為視角,便明白為何在辛亥革命後,五四運動成為另一個重要課題。

「三民主義」最後一項「民生主義」,基於民初政局混亂,一直未有機會發展。但隨著民初民族工業復興,後來1945年後中國共產黨主打土改等民生問題,「民生主義」要相對「民族」和「民權」主義,用更長的時間,才能在中國落實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