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秒的歷史】 中國經濟走出股災陰霾

撰文:秦晞輝
出版:更新:

撰文:秦晞輝

兩年前的今天,中國股市正開始 25年來最嚴厲的三周暴跌,其時上證綜合指數由6月15日的5,178.19點的高位急速下挫,跌至8月26日的2,850.71點。當時,無論中港抑或國際評論,也牽起了「中國經濟硬著陸」的大爭論。當時國際投資界看淡中國經濟,世界銀行指出中國的硬著陸,會牽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機。

然而,兩年過後,歐洲央行首次歷史性增添人民幣為外匯儲備,並拋售美元,顯示人民幣提升了國際地位。貨幣是國家的經濟支柱,歐洲央行對中國貨幣的認同,亦意味看好中國的經濟。而中國國家統計局剛公布的最新數據亦顯示,中國的工業和消費表現均超預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長6.5%,CPI(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則比去年同期增長1.5%。上述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狀況穩定,供應面和需求面穩定增長 。而世界銀行和IMF也上調對中國經濟的增長預估,預計今年中國經濟的GDP增長為6.5%。另外,中國的外匯儲備達30535億美元,達近年新高。以上跡象,顯示「中國硬著陸」的傳言也許只是做空中國經濟的說法,並非基於嚴謹的論證。 
 

2017年歐洲央行首次歷史性增添人民幣為外匯儲備。(資料圖片)
金融家索羅斯(George Soros)曾指出市場參與者對資產的估價,受先天的認知限制影響,必然偏離資產真實的價值。(資料圖片)

金融泡沫與實體經濟

既然中國經濟穩定上揚,那麼又為何會在2015年爆發股災?這次股災,是否意味中國經濟存在隱患?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先從一些分析方法出發,才能有更可靠的結論。正如金融家索羅斯(George Soros)(圖)所言,市場參與者對資產的估價,受先天的認知限制影響,必然偏離資產真實的價值。所以,經濟學中的價格均衡說(price equilibrium)只屬股票市場的特珠狀況,市場價值總不反映真實價值。反而,市場出現泡沫是更永恆的常態,問題只在於人們能否識辨泡沫。

對於2015年的市場泡沫, 內地著名投資網站《金融界》的一篇經濟評論,做了一個具概括性的歸納分析,指出有六個原因:一、股價估值偏高,只因莊家為短期獲利而推高。二、槓桿資金對下跌敏感而撤離。三、市場被惡意做空。四、上市公司高管撤離。五、新股發行過快,降低了大盤的上升速度。六、監管不力。
 

在以上六點中,除了最後一點之外,也是股票市場波動的永恆常態。頭五點也是能與經濟的真實基本面脫勾的因素,比如說,估值偏高,可以只是更誇張地看好經濟,發現了估值偏高,並不意味國家經濟就存在什麼危機;又比如,市場被做空,也只不過是一些投資者希望能夠「掃平貨」,或者在期貨市場中獲利。所以,在思考國家經濟狀況的時候,我們應該留意股票市場的波動往往不能充分反映國家的實體經濟價值。

然而,股票市場和實體經濟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微妙相互影響。金融市場畢竟是為企業融資的渠道,融資的成功與否,影響企業的業務表現,又進而影響金融市場對它的估價。所以,兩者存在著一定的正向反饋,於是長遠而言,實體經濟的價值必然會反映於股價 。這結論與上述的「脫勾說」有衝突嗎? 沒有,因為「脫勾說」適用於看待短期的市場波動,而倘若我們以更宏觀的歷史看待經濟,則股價總會反映實體經濟的真實面。這就是為何一些長期投資者可以不理會市場波動的原因。
 

歐洲央行首添人民幣的歷史意義

今天,歐洲央行首添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對看好中國經濟亦具備重要意義。首先,貨幣儲備往往是央行最重要的資源,它必須購入穩定的貨幣,來提防任何規模的經濟危機。比如說1997年席捲東南亞的亞洲金融風暴,香港能免於像各東南亞國家般陷入衰退,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有充足的外匯儲備救市。所以,一旦央行購入會貶值的貨幣,即失去了拯救國家經濟的力量。而歐洲央行近年面對歐債危機、歐元危機、脫歐危機等種種內憂下,更需擁有強大的外匯儲備。今次央行購入人民幣,正是國際對人民幣地位的一種巨大認同。
 

歐洲央行看好中國經濟,於是令人民幣的實力提升,轉而又令國際看好中國經濟。(網上圖片)

傳統上,世界各國也是主要以美元作為央行的外匯儲備,而這亦成為了美國作為世界霸權的一大因素。試設想,一旦美國經濟衰退,美元貶值,那麼各國的儲備不就會貶值了嗎?因此,世界各國不會希望美國的經濟產生什麼重大問題,而這一認同本身,也強化了美元的地位。而今天,當歐洲央行開始改變這種看法時,便會造成另一個類似的循環:看好中國經濟,於是令人民幣的實力提升,轉而又令國際看好中國經濟。

以上例子顯示,在分析實體經濟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更多歷史和國際因素,只有如此,我們才能達到一種更宏觀和客觀的分析。而短期的市場評價,若我們回看歷史,往往總會發現存在很多 一時的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