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偷步買樓】收緊前9日買樓 慳首期162萬 劉怡翔認疏忽

撰文:黃雲娜 陳凱敏
出版:更新:

近年接連有高官捲入利益衝突醜聞,嚴重衝擊利益申報機制。《香港01》連月調查發現,現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劉怡翔,6年前亦曾作出違規的投資決定。
2010年8月13日金管局及香港按揭證券公司宣布,將投資物業按揭成數上限由7成降至6成,有份宣布政策、時任公營機構按揭證券公司總裁的劉怡翔,卻於僅9天前,即8月4日與家人買入2個住宅單位作投資,並承造7成按揭,引發利益衝突嫌疑。金管局證實,劉怡翔在7月29日才首次獲告知上述措施。換言之,劉怡翔明知金管局即將收緊按揭,仍決定作物業投資。
劉向《香港01》承認,2個物業均承造7成按揭,換言之,他可節省繳付162萬元首期。他亦承認疏忽,沒有按守則向金管局申報2個單位的按揭,金管局指會調查事件。

現任財經事務及務局副局長劉怡翔(前排中間),6年前曾於政府公布收緊投資物業按揭前9日買入兩個投資物業單位,疑涉利益衝突。(李澤彤攝)

劉怡翔以個人名義回覆《香港01》時證實,自己的確承造了7成按揭,「因疏忽之故,沒有申報就有關物業已承造按揭」。他指自己當時擔任按揭證券公司總裁和金管局總裁委員會成員,就2010年8月13日金管局推出的新一輪措施,並無參與或得悉金管局制定有關措施的內部討論。但他承認於2010年7月29日,即措施公布前16日,已首次獲告知按揭證券公司需要考慮適當修訂按揭保險計劃,指「至於新一輪措施的其他內容,我並不知悉。」他強調處理有關物業買賣的事宜上,並不涉及利益衝突,亦沒有因公職而獲取任何金錢回報或個人利益。

劉怡翔與家人於2010年8月4日,即宣布收緊按揭前9天,簽署正式買賣合約購入兩個投資物業。

提前9日買樓 避過收緊按揭

2010年香港受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影響,熱錢大舉流入令樓市熾熱,樓價在該年內便飆升近4成。當時港府高度關注熾熱炒風,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2010年初公佈4項辣招,仍無助壓抑升勢,於是至2010年8月13日,曾俊華再推「新九招」,其中一招是金管局將非自住物業的按揭成數,上限由7成降至6成,而時任按證公司總裁的劉怡翔亦於同日宣布,收緊按揭保險計劃申請。

然而,《香港01》翻查土地註冊文件時發現,當時有份公布相關措施的劉怡翔,卻與任職拔萃女書院校長的太太劉靳麗娟及大律師女兒劉恩沛,於當局宣布收緊住宅按揭前9天,即2010年8月4日,簽訂正式買賣合約,分別以618萬元和998萬元,購入何文田翠華大廈及幸運閣各一個高層住宅單位作投資;若追溯至簽署臨時買賣合約日期,則分別為2010年7月21及25日,即措施公布前19及23日

更重要的是,樓契文件顯示,上述兩個物業均有承造按揭,儘管文件未有顯示當時劉氏承造的按揭成數,但由於兩個物業在「新九招」出台前購入,故不受收緊按揭政策影響,即最多仍可承造7成按揭,按當時售價推算,即最多可減少支付約162萬元首期。事隔6年,有關物業已經雙雙晉身千萬豪宅之列。

2010年被金管局借調至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的劉怡翔(右),正出任總裁一職,其間從事按揭、融資有關業務,當中包括推出中小企融資擔保及安老按揭計劃。(資料圖片)

服務財金系統逾30年

現年66歲的劉怡翔,中學於聖芳濟書院畢業後,70年代遠赴加拿大攻讀數學學士及數學碩士學位,回港後於1979年加入政府當政務主任,至1986年起獲派出任香港駐日內瓦關貿總協定副常設代表,5年後返港轉任為外匯基金管理局助理局長(貨幣管理),跟隨後來的金管局首任總裁任志剛工作,並協助設立金管局。至1993年金管局成立,他即被委任為金管局貨幣政策處處長,並於2000年獲委任為金管局助理總裁(貨幣政策及市場),負責貨幣管理、市場基礎設施以及資訊科技,與金管局淵源甚深。

2004年劉怡翔被金管局借調至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出任總裁一職,其間從事按揭、融資有關業務,當中包括推出中小企融資擔保及安老按揭計劃。至2012年,已負責金融事務相關監管工作達33年的劉怡翔從金管局退休,但至2014年再度獲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邀請「復出」,擔任副局長。於金管局服務近20年、曾主理多個財金部門的劉怡翔,竟在樓按政策出台前僅9天的非常敏感時期,一連購入兩個投資物業,因而引發利益衝突嫌疑。

有份宣布措施 證早知政策出台

2010年時兼任金管局總裁委員會成員、作為按證公司總裁的劉怡翔,本人亦負責對外公布按證公司就「新九招」的相應決定,就在2010年8月13日金管局宣布收緊住宅按揭後,劉即於同日下午代表按揭公司宣布,修訂按揭保險計劃;值得注意的是,兩者的收緊措施相生相連,例如金管局將1200萬元以下的物業最高貸款下調至720萬元,按證公司亦將按揭貸款額由1200萬元收緊至720萬元,而兩者的借貸申請人供款入息比率上限,亦統一劃定為50%。換言之,劉怡翔公布按證公司新措施前,必須事先了解金管局將要宣布的政策決定,甚至有機會參與當中的決策

金管局證劉怡翔無申報按揭

金管局回應稱,就2010年8月13日推出的新一輪措施,按揭證券公司總裁劉怡翔並無參與或得悉金管局制定有關措施的內部討論,但他於7月29日才首次獲告知金管局正計劃推出新一輪措施。金管局亦證實,沒有收到劉怡翔關於該2個物業承造按揭貸款的申報,會就此向他進一步了解和跟進。 

金管局回覆《香港01》查詢全文。
根據土地註冊記錄,劉於2010年買入兩個住宅單位時,買入價均低於1000萬元,但時至今日已雙雙晉身千萬豪宅之列。(吳鍾坤攝)

土地監察主席、前立法會議員李永達指出,根據他過往在政圈經驗,「我100%肯定佢(劉怡翔)一定好早知同有參與討論(收緊按揭)!」他表示當局在制訂樓按措施之前,一般都有長達2至3個月的醞釀期,例如金管局會提早放風向銀行「摸底」,有關官員亦會多番討論具體執行細節,而劉怡翔身為如此高階的財金官員,職級如同陳德霖的副手,「例如陳德霖要準備幾十條問題同可行答案,劉怡翔要幫手準備」,當日劉又代表按證公司宣布收緊按揭貸款的措施,不可能沒有參與制定相關措施。

李永達批評,劉怡翔有偷步買樓的嫌疑,無論當時是否做足7成按揭,並且已按照守則向上級陳德霖作出申報,都不應在敏感時機作出難以令公眾信服的投資決定。李永達慨嘆,申報制度已經淪為政府官員的護身符,每每只做到最基本的申報要求,缺乏敏感的政治判斷力和洞悉力。行會成員葉劉淑儀亦認為,政府官員事前「一定知」相關政策,要求劉及陳德霖就事件向公眾解釋,但就拒評劉是否偷步買樓。

馬嶽認為,作為劉上司的時任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有權指示劉怡翔放棄有關投資,因此作為把關人的陳,同樣須向公眾解釋當時為何准許劉於敏感時間投資物業。

「好難想像佢唔知。」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亦認為,劉怡翔投資行為有利益衝突之嫌,性質有如梁錦松2003年偷步買車,同樣涉及決策官員懷疑利用機密資料「搵著數」。他解釋,重大財金政策都需蘊釀一段長時間,但投資物業卻只需一、兩個月作決定,因此難以令人相信作為財金機構高層的劉怡翔,會對收緊按揭政策毫不知情。另外,由於作為上司的時任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有權指示劉怡翔放棄有關投資,因此作為把關人的陳,同樣須向公眾解釋當時為何准許劉於敏感時間投資物業。

報料請致電或WhatsApp 「01線報」:6511 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