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平板難令幼兒專注 點學英文、點選playgroup最有用?

撰文:鄧穎琳
出版:更新:

一項調查發現,64%新手父母曾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培養孩子對語言的興趣。但專家提醒,手機和平板電腦等智能裝置上的影像變換得太快,難令幼兒專注,反而用傳統故事書、配合動作較適合幼童學英文、促進親子互動。

是次調查訪問逾1,800位本地家長,發現許多新手父母均會在日常生活中讓子女接觸英語,最常是兒歌,其次是玩具及遊戲。(鄧穎琳攝)

牛津大學出版社委託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黃國成,透過網上問卷訪問逾1,800位本地新手家長,發現新手父母最常透過兒歌、玩具及遊戲,讓幼兒接觸英文,但由於6成半人從未嘗試以中文以外的語言與父母對話,缺乏可參照的教育模式,其中57%人傾向自己設計方法、64%人就曾透過其智能裝置上的手機應用程式來培養孩子對語言的興趣。

黃國成提醒,幼兒學習需要實物及真人互動,而手機和平板電腦等智能裝置上的影像變得太快,亦只有視覺及聽覺,較難維持幼兒的專注力、幼兒思考空間亦不足,建議父母教英語時可以故事書配合兒歌、遊戲等,引發幼兒想像力及對語言的興趣。

倡每日半小時學外語

黃國成又說,有美國研究指幼童每日需3小時接觸一種語言,他認為至少要日花半小時,幼童才能學到簡單對答,但7成受訪者每日與子女用英文接觸的時間少於半小時,建議雙職父母可爭取在早餐時,用中、英文與小朋友談天,建立親子關係及培訓英文。

調查又顯示,有64%受訪者對自己英語水平有憂慮;分別約3成半及4成4人會安排家傭或祖父母參加工作坊,學習培育幼兒英語的技巧及方法。

香港幼兒教育協會主席周慧珍認為,政府應該盡快立法監管Playgroup機構的師資及環境等,確保Playgroup有質素保證。(資料圖片)

教學時微笑及動作助加深印象

黃國成指,教英文時需配以微笑及動作,讓幼兒對該語言有好感,加深印象,但家傭未必會樂於做到此要求,強調需愈早接觸愈有助學習,而「不是要學得好,而是不怕該語言」,即使家長或兒童發音不準,但對英語有認識、不抗拒,將來上學時老師可協助糾正,父母上陣亦可促進彼此關係。

什麼類型的playgroup較好?黃國成說,3歲以下幼童一般未能認讀,應選較多互動,以及多動作教授兒歌、英詩、講故事的playgroup。

不同年紀兒童學英文方法

0-2歲

家長可以自問自答方式與子女講故事,多聽英文兒歌,學習動詞及名詞單字。

2-4歲

日花約10分鐘與子女看英文節目,如飲食節目,聽發音後以一起用單字重溫

4-5歲

與子女外出活動時多拍照片,期間以中、英文溝通,回家後用相片與子女回憶,訓練看圖說話,鼓勵子女向其他人講活動經歷

資料來源: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黃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