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潔瑛逝世】新聞充斥「死亡」資訊 專家:不一定造成負面影響

撰文:鄧柳媚
出版:更新:

上月至今接連有名人逝世的消息傳出,由文學泰斗、電影大亨至知名藝人,港人不斷接收有關「死亡」的資訊,談論「死亡」的話題,會否於不知不覺間陷入負面情緒而不自知?對於部分經歷抑鬱、焦慮的人,社會上充斥着與「死亡」相關的話題會否對其情緒造成影響?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教授李誠指出,多人討論「死亡」與造成負面影響沒有必然關係,反而可成為好機會,提醒大眾「生命無常,珍惜時間」,帶出面對死亡的正面態度。

被譽為「靚絕五台山」的藍潔瑛昨(3日)凌晨被發現倒斃於赤柱馬坑邨良馬樓寓所,不少影迷均感可惜。(資料圖片)
+8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自上周起,武俠小說泰斗查良鏞(筆名金庸)、嘉禾電影創辦人鄒文懷及曾被譽為「靚絕五台山」的藝人藍潔瑛先後離世,「死亡」彷彿佔據了各大傳媒整個星期的報道主題,面對突如其來大量與「死亡」相關的資訊,會否對大眾情緒造成負面影響,甚至令本身感到抑鬱或焦慮的人「有樣學樣」?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教授李誠表示,具知名度人士逝世的消息的確會引起廣泛討論,但討論及資訊對情緒造成的影響可分為正面及負面,不一定會引起模仿行為。

自上周起接連有名人逝世的消息傳出,其中一位是武俠小說泰斗查良鏞(筆名金庸)。(資料圖片)

李誠解釋,近期逝世的名人主要因年老、患病等原因離世,屬於「正常死因」,這類有關「死亡」的消息未必會令人感到負面,反而是好機會讓大眾正視一向被視為禁忌的「死亡」話題,「看完新聞或多或少會令人惋惜及感慨,看過新聞的人可能會有『珍惜時間、人生難以預測』的想法,其實會更加正面去面對生命」。

香港電影大亨、嘉禾電影創辦人鄒文懷上周五(2日)與世長辭,享年91歲。(資料圖片)

不過,若社會上突然出現大量牽涉「自殺」話題的新聞或資訊,本身情緒不穩,處於抑鬱狀態或有輕生念頭的人看完便有機會感到更負面,嚴重者更會出現模仿行為。李誠指,有部分文獻支持,大量高宣傳度的負面資訊,如名人自殺新聞可為社會帶來負面情緒,甚至引致模仿行為,「如那人本身感到抑鬱,看到偶像或很欣賞的人自殺的新聞,可能會感到很絕望,想不開便有機會有樣學樣,或如當年SARS期間,突然有名人身亡,社會亦會有種負面情緒」。

李誠強調,一般的新聞資訊不會輕易引起嚴重的負面情緒及導致出現模仿行為,反而可成為了解及討論「死亡」的機會,讓大眾重新面對這個於生活中經常避開的話題,思考面對生命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