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過後,一個高教界選委的觀察

撰文:張楚勇
出版:更新:
北京要保持其左右大局、決定乾坤的能力,離不開準確地對「在地」的政治局勢充分把握,以及有效地運用其策略和政治實力……因此,如果忠誠地貫徹北京強硬路線的特首連任有機會使北京失去左右大局的能力,便是換人的時候。
張楚勇
民主派在今次選委會選舉中,成功取得計劃中的300多個議席。(圖片由支聯會提供)

北京要能充分把握 「在地」政治局勢

人大常委關於行政長官普選安排的「831決定」,其中一個啟示,便是北京對香港建制派的忠誠是並不放心的。因此,北京才定下特首參選人必須取得1,200個提名委員會的一半以上委員提名,才能正式成為候選人這一規定。

同樣道理,特首梁振英在新一屆選舉委員會選舉舉行前兩天,借家庭理由,突然宣布不會尋求連任,也可以理解為北京的一石二鳥策略:這既試圖要打散民主派候選人在選舉中的反梁振英焦點,同時避免造成分化和民望低落的梁振英,有機會失去不少工商建制派、特別是從前支持唐英年的選委的支持,以致明年3月的特首選舉中取不到600票以上的選委票,有機會讓中央以外擁有關鍵少數的力量乘虛而入地造王。

上述的事態表明,儘管中國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主權國,對特區享有最高政治權威,但北京要保持其左右大局、決定乾坤的能力,離不開準確地對「在地」的政治局勢充分把握,以及有效地運用其策略和政治實力。

究竟北京是要在沒有梁振英的情況之下繼續推行梁振英式的管治香港的路線,還是希望改變策略,在未來一屆特區政府中,集中尋求社會上解決經濟民生等問題的最大共識,現在還是很難說得準。但可以肯定的是,對「在地」的政治局勢的把握必須是動態的。因此,如果忠誠地貫徹北京強硬路線的特首連任有機會使北京失去左右大局的能力,便是換人的時候;正如在上屆特首選舉中,當原本獲中央屬意的唐英年因處理僭建問題大失民心後,北京便轉而起用梁振英一樣。

今次選舉委員會選舉的一個重要發展,就是投票率由2011年的27.6%大幅攀升至46.53%,讓民主派成功取得計劃中的300多個議席,比上一屆多出120個。當然,在1,200人的選委會中取得稍微多於四分之一的席位,是否能成為關鍵少數也是問題,更不要說去左右大局了。因此,說民主派造王,若不是「離地」式的頭腦發熱,多半是為了攻擊對手的政治修辭。

「高教界民主運動」30人名單全數當選,他們獲悉勝選後在台上相擁慶祝。(江智騫攝)

民主派可如何寸土必爭?

不過,民主派取得的進展在政治上還是重要的。首先,在小圈子選舉中投票率大幅攀升,讓民主派在不少功能專業界別中,除了囊括了法律、教育、社福、高教等傳統「票倉」的所有議席外,更首次獲得中醫界的席位,以及取得以往支持建制的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的大部分席位和工程界的15個議席等。這除了說明不少專業界別的民主派選民在普選突破無期、社會日益分化的局面下,仍然堅持寸土必爭的策略外,也增加了民主派在選委會的影響力,對日後民主派在立法會的傳統功能組別「搶灘」,相信是有幫助的。

事實上,自2014年的雨傘運動以來,香港舉行的三次選舉在投票率上都創了新高(2015年的區議會選舉是47.01%;2016年的立法會選舉是58.28%;今次選委選舉是46.53%),而且基本上都是讓反對派增加了議席,可見是人心思變。

雨傘運動未能為香港帶來真普選,卻使北京和特區政府失去了不少民心,特別是年輕一代的香港人,間接為分離和港獨的思想提供了土壤。北京要一國兩制在香港成功,要有良好管治,顯然是不能忽視香港的民情,而民主派正代表了這民情中最重要的部分。

325個選委議席左右不了大局,如何能改變小圈子的不合理制度?現實上,這改變難以一蹴而就。如果我們不放棄,便只能堅持下去,寸土必爭。我們認為在提名特首候選人上,通過容易操控的小圈子篩選是不合理的,所以反對「831決定」。儘管325個民主派選委改變不了這個決定,但我個人初步認為可以在以下三方面作出努力:

張楚勇(城大公共政策學系助理系主任兼高級特任講師)

第一,我支持吳靄儀主張,民主派選委可提名願意尋求公民推薦的特首參選人的這個想法,藉此間接打破小圈子式的參與和壟斷;

第二,民主派選委應審慎考慮支持甚至投票給承諾重啟政改、超越「831框架」的特首參選人或候選人;

第三,在特首選舉中積極論述真普選的重要性及小圈子選舉的弊端,挑戰建制派參選人或候選人的論據。

當然,如果經過以上的努力,仍是寸步難移或失敗,民主派選委還可以集體投白票以示抗議。四分之一以上的選票如果都是白票,是有一定震撼力的,也大大削弱了當選特首在市民大眾中的認受性。

以上種種,自然都是不理想的。但選民在雨傘運動後一次又一次把選舉投票率推高,表明了多數香港人沒有選擇放棄。在放棄不是一個選項時,讓我們寸土必爭,堅持下去。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高教界民主行動」眾選委立場,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