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財爺fb live訪問 看網媒政治傳播空間

撰文:李立峯
出版:更新:

星期六,學院早上研討會完結後安排了午餐,我坐陳韜文教授的車一起去午餐地點。
他一開車就問:「有無睇尋日曾俊華個訪問?」多年來,既是他學生,也是合作者,我立刻知道他大概想說什麼。

曾俊華到訪Unwire 辦公室,與年輕人交流。(曾俊華fb圖片)

的確,那個訪問很有趣,不只是因為曾俊華怎樣回答上帝的問題,而是他走訪新興網媒,接受以Facebook Live形式出街的一個「非專業」的訪問,但這個訪問又得到了傳統專業媒體的廣泛報道,整體坊間反應還要頗為正面。這大概展示了曾俊華的一些能力,也似乎展示了香港政治傳播中的一些新的可能性。

要留意,上面的用詞是「非專業」,不是「不專業」。負責訪問的「娜姐」在整個互動過程中的語氣、用詞、表情、在什麼時候如何發笑等,都不是專業記者的表現。但她本來就不是專業記者,unwire.hk本來就不是主打社會和政治新聞的網媒。整個訪問,本來就難以用傳統新聞專業的角度去評價。

上娛樂節目爭民意 奧巴馬玩得

個人觀感,這個訪問更像Obama上Ellen Degeneres的節目。其實,在美國,政治家繞過專業新聞媒體平台,到傳統概念上屬娛樂節目的平台裏跟民眾溝通,應該至少可以追溯至九十年代初克林頓參選總統的時候。而過去八年,Obama當然很懂得玩這個遊戲。記得在YouTube看過一個The Ellen Degeneres Show的片段,Ellen坐在錄影廠裏,說她有個叫Michelle的朋友,因事離開美國幾天,但有點擔心丈夫,所以她要跟Michelle的丈夫通話,然後螢幕上就出現了身在白宮的Obama,現場觀眾立刻大笑和歡呼。

Ellen Degeneres問Obama有沒有溜狗,有沒有把家收拾得整潔,有沒有定時進食,說是幫Michelle問的。先將一個總統人性化為一個在妻子不在家時,就會有點(但也不會過分)亂七八糟的丈夫,然後才在輕輕鬆鬆的氣氛中,再讓Obama談第一夫人的國事訪問和其他事情。這種通過infotainment進行政治公關的技倆,在美國早已是見慣不怪。

網媒嘗試進佔政治空間

香港過往很少見這種政治公關。香港的主流娛樂媒體,對政治和政治人物基本上是迴避的。這也是為什麼ViuTV請一眾政圈中人參與《跟著矛盾去旅行》,會讓人耳目一新,而後來發生的事情,大概也說明了香港的主流娛樂媒體,為什麼不太願意觸碰政治和政治人物。

這個背景,反而為新興的主打娛樂和非正規新聞資訊的網媒預留了一個空間。立法會選舉時毛記電視搞的《立法會小學選舉論壇》,也可說是網媒嘗試進佔這個空間。曾俊華在unwire.hk的訪問和Obama上《The Ellen Degeneres Show》,相比起來固然還差很遠,但那個訪問的效果展示了一種放在網媒和政治人物面前的可能性,前提是政治人物要願意接觸不同類型的媒體,而又有在不同類型的媒體面前都應對自如的能力。

立法會選舉時毛記電視搞的《立法會小學選舉論壇》,也可說是網媒嘗試進佔這個空間。(網上截圖)

曾俊華具備應對不同媒體能力

至於曾俊華,應該是現時香港政界中幾位最具備這種能力的人物之一。有關上帝旨意的那幾句對答是很巧妙的:先強調自己沒有問上帝,等於是輕輕地揶揄一下林鄭月娥,然後說上帝選中的人都要行崎嶇的路,展示了一種對Christianity的基本了解,到娜姐再問他是否預備好時,又說自己的路一向崎嶇,既強調自己也挨過苦,而連結着之前的答案,也同時帶點「我也可能有被選中」的意味。如果對話是事先擬定的,那是寫得很不錯的劇本。如果完全是即場反應,那曾俊華的確回應得頗恰當。

當然,要強調的是,以上只是從傳播的角度談政治公關,懂得回應媒體和懂得做特首是兩回事。但無論下任特首是誰,軟性網媒在香港的政治傳播中的角色,很可能會日益重要。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