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戰.博評】估領袖?不如諗下點自處

撰文:張秀賢
出版:更新:
與其不斷估領袖、買大細,又或是怪責泛民「造王」,倒不如丟出一個「民間施政藍圖」,列出未來五年香港政府和特首應該要實現什麼施政目標,迫使現時各特首候選人參考,甚至採納成為政綱。
張秀賢
玩「超級估領袖」的同時,也應該要思想一下我們將來應該如何自處。(資料圖片)

最近,700 萬人都在玩「超級估領袖」,在猜誰會成為下屆特首。大家都玩個不亦樂乎,以為遊戲自己有份玩的一般。沒錯,就算特首不是大家有份選出的,但他的所作所為,也必定影響香港的未來 5 年、10 年,以至更遠的將來。與其消極面對,倒不如積極發聲,這絕對是好事。

然而,玩「超級估領袖」的同時,也應該要思想一下我們將來應該如何自處。不論是林鄭還是鬍鬚上台,我們都應該要思考整個進步力量陣營應採取什麼策略,繼續走下去。

現時大家對曾俊華好,林鄭月娥都好,評語都是那些「好啲」、「冇咁差」,是否延續梁振英路線等等評價,但對他們將來當選後,我們腦海卻一片空白,未想到辦法如何應對自處。更甚者,我們一直的路線都只以「反 XXX」為綱,現時我們眾多的思考面向,都根本談不上什麼策略,進步力量在選舉當中的聲音完全缺席。

「民主 300+」本身最為先天不足之處,就是共識過於脆弱,大家認同要重啟政改,但又沒實質地提到「831 方案」應有什麼共通立場;反對梁振英連任,但不知要支持那些候選人。「民主 300+」的設置,就是為了保持彈性,只以一些虛浮的口號作為共通綱領,沒有作出任何綑綁性的舉動和承諾。可是,保持彈性,反成了先天缺陷,令整個「民主 300+」動彈不得。「未有決定」成為在這種尷尬局面之下,「民主 300+」選委唯一的公開共識。沒有大台、沒有策略的情況下,這三百多票選委票難以發揮任何功用。

非建制派雖成功取得三百多選委票,卻難以發揮作用。(資料圖片)

之前提到的公民提名,其實反而有助民主派選委找到着力點,脫離「你眼望我眼」的局面。最少,民主派選委也不必煩惱,這樣提名會否出賣民主或出賣選民,而又確保到候選人有一定的民意基礎。可是,在這階段,我已經半放棄這樣的倡議(或者是我太悲觀),一來民主派選委似乎仍是留於「有票唔知點做好」的階段,二來民主派選委多半對公民提名方案嗤之以鼻,最後響應公民提名的選委數目可能只有數十個,無法成事。

不過,我還有另一個提議可供各選委參考。

與其不斷估領袖、買大細,又或是怪責泛民「造王」,倒不如丟出一個「民間施政藍圖」,列出未來 5 年香港政府和特首應該要實現甚麼施政目標,迫使現時各特首候選人參考,甚至採納成為政綱。這個「民間施政藍圖」,除了各界別的選委本身可按照自己界別的情況提出建議,還應包含民主派多年提出的政綱和理念,將其整理成一張讓候選人選擇的清單。假如有準候選人可以全盤採納這張清單,民主派選委自然就給予提名;假如數名準候選人都只能採納清單上部分的政綱,民主派選委就應該提供提名予理念至為相近的準候選人。而「民間施政藍圖」的本身,應可以為整個陣營的未來 5 年至 10 年的共同綱領,在後梁振英時期重新定位,重新規劃各項政策和理念倡議工作。

這樣的建議,其實純粹拋磚引玉。我們當下最需要的,不是甚麼互相指控或標籤,而是實質可以突破困局的策略。假如我們為了特首選舉,作出種種純粹「貪口爽」的口舌之爭,抑或是毫無營養、不符事實的指控,整個進步陣營也需為此「埋單」。與其互罵,倒不如做好實事,準備好未來 5 至 10 年,整個民主陣營的大方針、大藍圖。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