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戰】港人首置上車盤VS夾屋 鄔滿海:林鄭房策較可行

撰文:林炳坤 金芷靈
出版:更新:

特首參選人林鄭月娥今日(13日)公布初步競選政綱,包括教育、稅務、置業三方面,包括建議推出中產可負擔的「港人首置上車盤」。教育方面,她承諾若當選將每年增加50億教育經常性開支,但未有回應TSA、中史科等具爭議的問題。
對於市民最關注的房屋問題,房協主席鄔滿海認為林鄭提出的「港人首置上車盤」與夾屋相似,但就整體房策而言,林鄭房策較可行。

【特首選戰】參選人不同議題取態如何?《香港01》整理各人政綱重點一網睇晒

房屋:林鄭曾俊華同倡增建居屋 「港人首置盤」應對「夾屋」

各參選人在房屋土地議題的政綱比併可參閱此處

林鄭月娥在特首選舉提名期前一日公佈初步政綱。在房屋問題上,為協助市民置業,林鄭月娥提出在居屋之上,構建中產可負擔的「港人首置上車盤」,以應對另一參選人曾俊華日前提出在重建項目中覓地興建夾屋。而林鄭亦提出重建置業「階梯」,包括增加「綠置居」供應等。

點協助市民置業?

林鄭月娥

曾俊華

1.重建置業「階梯」,包括增加「綠置居」供應,讓經濟條件有所改善的公屋租户可購買居屋,並騰空公屋單位給輪候人士

2.在居屋之上,構建中產家庭可負擔的「港人首置上車盤」

1.檢討居屋定價政策,研究把定價與入息中位數掛鈎的可行性。同時增加居屋供應,放寬申請居屋的資格及收入和資產限制,增加白表比例

2.在重建項目中釋出合適比例的土地,興建「夾心階層」可負擔的房屋

至於如何覓地起樓,林曾二人的主張則大同小異,包括推行填海,重建舊區、發展棕地及郊野公園邊陲等。兩者相比,曾俊華的政綱就較有具體的建議和做法。

如何覓地起樓?

林鄭月娥

曾俊華

1.開拓東大嶼都會,連接香港、九龍、新界西、大嶼山及大珠江三角洲

2.於新界北建立未來的新市鎮,以綜合規劃方式解決新界棕地和荒置農田問題,另外提供土地作物流及其他特殊工業用途

3.檢討棕地政策,將棕地上低密度且低效的用途搬遷到新建的多層設施,善用棕地和荒置農地

4.研究由政府提供換地計劃,把數個面積較細小的地皮,整合成較大規模的地皮

5.在新拍賣或重建的用地加入條款,要求發展商興建約5%額外樓面並將業權交給政府作「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以將原本規劃作同等用途的整幅土地改為住宅或其他發展用途

房協主席鄔滿海認為,林鄭房策比曾俊華較可取。(資料圖片)

鄔滿海:林鄭房策較可行

房協主席鄔滿海則表示,在居屋之上構建「首次置業上車盤」猶如政府過去曾推出的夾屋,社會對夾屋亦有正面的評價。不過他認為,要推行「上車盤」和「綠置居」兩大政策,首要條件是有足夠土地。被問到曾俊華和林鄭的房屋政策誰較可取,鄔表示,曾俊華提出六成市民居住在資助房屋的願景很好,但有關目標不容易達到,認為林鄭的建議較為可行。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指,「首置上車盤」要有更多細節,如針對哪一組群、入息水平如何,擔心會成為「夾屋」或「綠置居」的翻版,又指下任特首首要是增加房屋供應,否則一切只是杯水車薪。

林鄭提「稅務新方向」 利得稅設計類近曾俊華

林鄭月娥今日亦提出其「稅務新方向」,如實施兩級制利得稅,對企業首200萬利潤的稅率降至10%,之後的利潤稅率則維持不變,與曾俊華提出的「累進式利得稅」相似。另外她又提倡為企業提供額外稅務扣減,以鼓勵企業作研究及開發。

稅制點改革?

林鄭月娥

曾俊華

1. 實施兩級制利得稅,企業首200萬利潤,稅率由現時的16.5%降至10%,首200萬以後利潤稅率則維持不變

2.對特定行業如創新科技、環保設施、文化藝術及設計等提供額外稅務扣減,鼓勵研究及開發

1. 研究引入累進式利得稅,有助減輕中小微企的稅務負擔;鼓勵初創企業成立

2.探討引入負入息稅制度的可能性 ─ 收入低過某一水平,不用繳稅,還可以獲得政府補助

教育:每年增50億教育經常開支 未提及TSA等燙手山芋

各參選人就教育政策的政綱重點可參閱此處

林鄭月娥一直強調十分重視教育,她承諾若當選將立即每年增加50億元教育經常性開支,以改善中小學教師編制、訂立幼師薪級表等。不過,她並無如曾俊華般就是否叫停TSA、中史、通識科及特首必然擔任大學校監等爭議問題表態。

教育開支有幾多?

林鄭月娥

曾俊華

當選後立刻每年增加50億元教育經常性開支

增加教育投資,但未明言具體數字

如何增加教師人手?

林鄭月娥

曾俊華

1.改善中小學教師編制,將短期合約教席轉為常額教席

2.訂立幼師薪級表

3.增加對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支援

1.持續增加中、小學學位教師比例,減少合約教師比例

2.研究落實幼師薪級表,同時全面檢討課程,整體提升幼兒教育的教與學,以及師資質素

有無其他教育措施?​

林鄭月娥

曾俊華

1.資助高中畢業生升讀自資院校大學學位課程

2.改善學校硬件及軟件建設

1.注資「持續進修基金」

2.參考德國的職業教育制度,在不犧牲學生語文、數學及通識能力的前提下,發掘學生的職業興趣,加強技術性訓練,並提升職業教育的認可地位

3.識別香港如護理、物流、技術工程及電影等有優勢和未來有龐大需求的產業,開拓更多有實際需求的職業教育課程

【特首選舉.互動專頁】完全選委圖鑑!焦點新聞 拆局數據 遊戲互動

【互動遊戲】特首選戰:將你的候選人送上特首寶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