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戰.博評】如何避免胡官「𠝹民望」?

撰文:梁啟智
出版:更新:
當前民調的不足,就是現實中的選舉方法容許「第二選擇逆轉勝」,而目前民調的回答方式卻是「只選一個」,不考慮受訪者的第二選擇。
梁啟智
胡國興的票源和曾俊華相近,有指這可能會讓林鄭月娥漁人得利。(資料圖片)

特首選舉候選人名單經已確認,三人角逐但特首位置只得一個,坊間隨即傳出「𠝹票」疑慮,特別是胡國興的票源和曾俊華相近,二人互搶的後果可能會讓林鄭月娥漁人得利。已有很多評論指出,選舉方法本身在原則上不存在「𠝹票」,因為候選人必須要得到601票或以上才能當選。但也有意見認為既然林鄭月娥已拿到大量提名,如果曾俊華得不到一面倒的民意支持,則未必能對選委構成壓力,說不定有些選委會寧願林鄭當選也不想見到流選,於是轉投林鄭。

我不是選委,也不知道有多少選委真的會這樣想。但上述的憂慮確實點出了當前民調的不足,就是現實中的選舉方法容許「第二選擇逆轉勝」,而目前民調的回答方式卻是「只選一個」,不考慮受訪者的第二選擇。如是者,坊間可能有四成市民支持林鄭當選,另外有六成不支持,但這些市民的支持如果剛好平均分散在胡國興和曾俊華身上,則會變成「四:三:三」的尷尬局面,然後林鄭陣營便可四出吹噓自己才是最受民意支持。

即使不談政治,學術上當調查方式和現實選舉方式之間出現明顯落差,恐怕也是不理想的。要解決這問題,相對於責怪胡國興或者他的支持者,我反而想問問民調機構為何不能改善一下他們的提問和統計方式。

舉個例,當受訪者回答完「只選一個」的問題後,訪問員可以追問:「如果他在選舉結束前出局或棄選,你有沒有第二選擇?」如果有的,就把名字記下;如果沒有,也要紀錄下來。到了統計結果的時候,如果沒有一個候選人得到過半數的支持,就把支持民調中最後一名的受訪者按他們的第二選擇分配給其餘兩名候選人。透過這種類似「排序複選法」的做法,就可模擬出和現實選舉方式接近的情況。

如果嫌上面這種方法難明,也可以換一個直接一點,但花多一點時間的做法,就是把「林鄭月娥對曾俊華」、「林鄭月娥對胡國興」和「曾俊華對胡國興」這三個理論上都可以發生的單挑組合問一遍,同樣可以把民調變得較為接近現實選舉方式。現存對「𠝹民望」的憂慮是不必要的,我認為民調機構應該處理。

最後,請讓我不厭其煩地加一句:我們還是不要高估民調對選委可構成的壓力。對於中間商界陣營的選委,我甚至懷疑民調對他們的影響力甚低。至於民主派的選委,我則很希望他們最後可以按民意投票。這和策略無關,只是原則上我認為民主派既然視這票為不義的,則不應認同自己有個人意志決定要怎樣用這一票。

至於胡國興本身,如果他希望選委和市民可以放心支持他的話,則要做更多的事來回應現存的信任落差。先表明如果自己在第一輪出局,則會鼓勵所有支持者轉投曾俊華,恐怕是低要求了。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