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舉】 「曾·競爭」的另類意義  公關戰顛覆傳統選舉文化

撰文:李偉欣
出版:更新:

特首選舉投票日倒數第三天,回顧這場以兩司為軸心的雌雄激鬥,雖未及上屆「狼豬黑材料大戰」吸睛,但三位特首候選人的公關戰亦甚具睇頭,除了為各人爭取到民調上的點數,更為香港選舉文化開闢一條嶄新道路。某程度上說,今次選舉已超越個人勝負的榮辱,而是隨時成為未來特首選舉的濫觴。

曾俊華選舉期間多次落區,不少市民上前要求合照。(資料圖片/曾梓洋攝)

香港回歸二十年,不計這次,已經歷過五次特首選舉操作,董建華的「江握手」及「我挺董」自動連任固然說不上有競爭的選舉,即使「煲呔曾對袋巾傑」及「豬狼對決」競爭激烈,公關戰亦不外乎落區、嗌咪、派傳單,難免乏味及落後。

曾俊華成「讚好」大贏家

有別傳統選舉,今屆候選人除在論壇上唇槍舌劍,亦大打網絡攻勢,在社交網站透過相片、影片、帖文展開公關戰,齊齊吸「Like Like」、吸「嬲嬲」,而曾俊華可謂當中的佼佼者,不少名人拍片與他齊齊「拍住上」,短片獲不少網民分享。他在召開參選記者會前已開設Facebook專頁,一天之內累積逾12萬「likes」, 至今已有逾25萬個「讚好」,大幅拋離對手胡國興的5萬和林鄭月娥的3萬多個讚好,成為大贏家。由今屆特首選舉起,爭奪民意的主戰場已由「一步一腳印」的社區,轉至瞬間千里的網絡國度,既捉住年輕的心思,亦騎上時代的洪流。

曾俊華在選舉期間特別製作「希望」、「團結」及「信任」的大型道具,予市民拍照。(資料圖片/曾梓洋攝)

將口號化為實體支持
今屆特首選舉的其中一個焦點,是下任特首能否團結港人,建立互信。上屆特首候選人全家出動落區派發宣傳單張,今屆三位候選人亦不時落區與市民接觸,但相信曾俊華更明白「集郵呃like」的重要性,推出「字遊十八區」計劃,將其競選口號「信任」、「團結」、「希望」落地,穿梭十八區讓市民參觀拍照。

為曾俊華助選的「薯仔」,製作人形紙板予市民合照。(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網民集氣眾籌
選舉是一項燒錢活動,動輒數百萬元上落。過往候選人會透過政商界等途徑籌募經費,今屆曾俊華就搞搞新意思,展開「競選籌款計劃」,呼籲市民募捐,集腋成裘,最終獲近兩萬多名市民捐款,集資逾500萬元。眾籌所收集到最寶貴的不是金錢,而是民意。

不管特首寶座最終花落誰家,今次公關戰尤其「集氣」手法的成敗意義,已超越了選舉上的贏輸,亦為日後的地區大型選舉帶來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