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舉.來稿】與鍾劍華商榷:推進民主進步靠中央信任的特首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理大教授鍾劍華在蘋果日報上發表《有公平選舉才有善治》,認爲「制度不改,香港始終難以得到善治。如果能讓特首選舉在較公平氣氛下進行,讓較得到市民支持的人任特首,對緩和香港的政治對立氣氛、降低本土意識及港獨訴求,仍可能有一點點幫助。」
曾俊華的支持者中不乏一開始就決意「造王」的擁曾派;也不乏為曾競選策略吸引的「薯粉」;但也有很多原並不刻意擁曾,甚至至今還認爲曾只是lesser evil的人,他們因持有類似鍾描述的想法而支持曾。對於後者,我認爲可理性地討論,爲什麽這種想法是行不通。

(資料圖片)

文:李芄紫

我們要明白香港的真實處境。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是不可改變的事實。無論鍾是否認爲港獨是應該的,相信他也會同意港獨是不可能的。香港擁有讓中國有利可圖的制度與傳統,中國不介意甚至歡迎香港延續此制度與傳統,配合中國的發展。但這一切都必須以香港不獨立,不成爲「反共基地」為前提。

特首在基本法中權力非常大:中國延續了中英談判及基本法制定期間,港英的「行政主導」治理模式。這決定了特首是中國無法不加以掌握的位置。基本法中立下三道大閘,保證香港只能「選出」中國屬意的人選。因此在基本法下,中央操控是無可避免的,也是基本法的本來意思。要改變這種局面,要麽香港脫離中國獨立,否則只能改革香港政治體制,縮小由香港真正選舉產生的特首的權力,增設中國能直接控制的政治顧問或者總督。

因此,推進香港民主首先要瞭解,在這個現實局限下,民主能到達何種極限;其次才是如何爭取讓民主到達這個極限。依筆者的看法:對特首選舉而言,極限就是阻止民意上極爲反對的人當特首;在權力相對沒有這麽大的立法會,可爭取的民主程度會更大些。鍾認爲:中央欽點是「一國兩制、港人治港」走樣變形的最佳說明,這正是很多香港學者的普遍誤區,沒從政治與法律方面正確地理解基本法。

其實鍾也承認,中央以前一直欽點,難道以前沒有走樣,現在就走樣了?現在之所以顯得走樣,是因為人民爭取民主的熱情高了。這又歸結到,如果中央與港人意志不一樣時,以誰的意志為先?現實很殘酷,形勢比人強,若如此中央的意志一定為先。但可以有不殘酷的解決方案:爲什麽港人的意志必須要與中央不一樣呢?

我不認爲這次選舉裏面港人沒有進展,至少梁振英不再參選特首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證明中央並非沒有顧及港人的感受。選舉前,中央也不斷營造緩和的氛圍。中央屬意較受港人接受的林鄭,比梁振英優越。這當然仍然是一種「家長式」的思維,仍是「欽點」,但中央確實對港人作出讓步,釋放了善意,這是不可否認的。

(資料圖片)

我不清楚中央爲什麽不信任曾俊華。但司長權力有限,不能與權力極大的特首同日而語;中央對司長的要求與對特首的要求不同,這不難理解。林鄭在社會民生問題上,比曾有明顯的優勢,符合中央「先民生」後「民主」的思路,也有跡可循。中央一開始就屬意林鄭,態度極爲清晰,並在競選過程中反復展示:這不是西環的決定,而是政治局的決定。這麽清晰的資訊卻一直遭到造王派炮製的「兩個中央」、「中共權鬥」、「只有西環支持林鄭」的解讀,才令人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林鄭是否真的不令香港人接受呢?當然不是,2014政改之前,林鄭的民望一直比曾高,只是處理爭議性大的政改,才令其民意落後。即便如此,在香港一眾高官中仍名列前茅。只是在擁曾派的選舉工程下,把她抹黑為「梁振英2.0」,「西環傀儡」,才不斷打擊其民望。

以爭奪民意標準,林鄭的選戰不如曾俊華成功。曾希望用「普選式」的選戰專攻民意,而林鄭更希望使用傳統爭取選委的方式;曾喜歡把選戰對準民衆情緒,而林鄭則著重於政策分析;曾攻擊林鄭時「金句頻出」,絕不手軟,而林鄭最多只是「含沙射影」,只會說「有位司長」。若2015年政改方案不被否決,可一人一票選特首,那麽曾的競選方法當然無可厚非,但問題是現在遊戲規則不是這樣。

正如我認爲極少數左派攻擊曾是「外國勢力」乃無稽之談一樣,我認爲擁曾派對林鄭的攻擊也極爲牽強。林鄭以後會不會是西環傀儡,我不敢說。但說林鄭是梁振英2.0,這明顯是特朗普式的扣帽子。不說林鄭的口號就是「同行」,就說在競選過程中,林鄭多次為自己的不足而道歉,你見過梁振英道歉嗎?民主黨黨慶,林鄭明知民主黨反自己也願意出席,梁振英會去嗎?林鄭政綱中採納了很多由反對林鄭的界別提出的意見,梁振英會做嗎?

因此,拋開這些競選帶來的噪音後,又回到一個問題。如果是中央欽點了一個可以接受的特首,那麽真正支持民主發展的港人,是否一定要反對,是否非要支持「離西環最遠」的人?

這種心態是很可悲的。我理解「不願接受安排」是人類的天性,也理解不滿中央通過中聯辦深入幹預香港內政。但中央越不信任香港,中聯辦權力就越大,「半決策者」角色就越鮮明,投誠者與潛在的權力尋租就越多。只有中央信任的特首,只有能證明香港會令中央放心,中央才會減少對香港的幹預;也只有如此,香港才能繼續在(中央可接受的限度內)推進民主。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泛民能支持林鄭,豈非擴大了林鄭的執政基礎,降低了中聯辦的影響力?

人們要求民主的訴求值得支持,但客觀而論,這次選舉並非適合的契機。要求港人意志現在就壓倒中央意志,欲速則不達。修補裂痕,促進民生,營造改革的良好氛圍,才是下屆政府的主要任務。本來ABC成功,是香港團結前行的良機。但泛民這次不遺餘力地反欽點,浪費了中央釋放出來的善意,加大了香港的撕裂。即便林鄭能當選,也已加大了其團結香港的難度。把選戰聚焦在政治情緒而不是政策上,也令幾乎所有的民生問題都沒有被討論與討價還價,令人失望。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