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當選.博評】哪裏找那13個願意救火的局長

撰文:鍾劍華
出版:更新:
在這一套扼殺人才、把多元意見推向對立面的作風摧殘了多年之後,林鄭月娥要面對的就是要首先說服心儀的人選願意走入火海。
鍾劍華
要在新政府當局長,如同入火海救火。(視覺中國)

候任特首林鄭月娥正在籌組新一屆政府的管治團隊,但承認組班有困難,甚至說發惡夢到了7月1日宣誓就職那一天可能仍未湊夠人數。其競選辦主任陳智思接受電台訪問時也承認,找人加入新政府的管治團隊就好像「求人入火海」。陳智思因而建議可以考慮建立一個副局長升任局長的階梯,以增加吸引力及挽留人才。這個建議是否真的有效雖云言之尚早,但去到副局長這個級數,「晉升」應該已經不是最主要的吸引力所在。香港社會其實不應該缺乏政治人才,只是政治人才未必願意為政府所用。問題似乎更在於經過幾任特首及推行了十多年的政治問責制後,反而令政治人才卻步甚至走向了政府的對立面。

特區政府推行政治問責制已經十多年,問責制的其中一個原意,就是要為政府培訓更多政治人才。但到了今天,竟然要湊足數去組成管治班子也有困難,香港的社會及政治氣氛確實也是一個不能否定的因素。

特區政府找人加入管治團隊的困難,並非始於今日。董建華在推出高官問責制之後,首批從外界加入政府的管治團隊的其中一名成員馬時亨先生,便曾經說過其實在加入政府之前只跟董先生見過一兩次面。可以看出,所謂要找理念相同的人組成一個更團結的團隊來有效落實政府的施政,從一開始已經是空話,整個制度其實也充滿了漏洞。

特區政府既要延續殖民地時代那種沒有足夠民主的政治體制,又要滿足北京那種家長式的作風,因而越來越只追求政治正確,把殖民地時代賴以培訓政治人才及為政府施政打開局面的諮詢制度也收緊。這一方面加深了香港社會的政治對立,另一方面也扼殺了很多有志從政者的空間。

港英政府自60年代後期推動以各種諮詢委員會作基礎的諮詢政治之後,政府的施政一直都朝着更開放,更能吸納多元意見的方向發展。雖然,最後得到重用,能夠獲委任重要諮詢組織及法定機構的人,始終大部分都是與政府的理念較為一致的人,但政府不斷擴大諮詢網絡,願意面對不同的聲音,積極回應民意訴求,確實為施政加強了合法性及認受性,也令施政面對的阻力得以減少。最能顯示港英殖民地政府擴大諮詢網絡,也願意廣開言路,把不同聲音吸納,就是在一些重要的法定組織,都能夠容納不同陣營的代表。其中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是1988年改組後成為獨立法定機構的房屋委員會。當時獲得委任成為房委會主席的,當然仍會是政府信得過的自己人,但其他二十多個委員中,就總有民主派主要政黨的代表,也總有當時所謂「親中政黨」的代表,當時與殖民地政府對着幹的民建聯,就有很多元老級的黨員都曾經坐過房委會。除此之外,就連經常批評政府房屋政策的「香港公屋政策評議會」(今日的「香港房屋評議會」)總幹事也曾被委任,社區組織協會的何喜華也曾經加入房委會屬下的不同事務委員會。

政府總共有幾百個這一類諮詢委員會及法定組織。上述做法吸納了多元的聲音,擴闊了政府的諮詢門路,提升了政府施政的認受性,也為整個政府及其施政、諮詢及各級公共機構的管治,提供及培訓了一個龐大的人材庫。

回歸之後,董建華作風保守,口頭上雖然說要把諮詢的網絡擴闊,但就始終擺脫不了其家長式的作風,用人偏向找一些自己認識,與自己同聲同氣,一面倒親建制陣營的自己人,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在他管治那幾年,他不止一次拖延及推翻公務員體系經過重重篩選提議的委任名單,甚至曾經試過出現任滿的委員已經落任,而接替的仍未能公佈的尷尬局面。他甚至打破了政府一向強調的「同一人不能同時出任多於六個主要公職,同一公職任期不能多於六年」的所謂「六六制」規定。獲得他委任的,來來去去都是那一小撮人,也因而出現了一些所謂「公職王」。

在2003年出現五十萬人上街之後,他說過要委任更多年青世代進入各級諮詢組織,令施政更能針對市民及年輕一代的訴求。但董建華先生始終只相信自己人,委任更多年輕人的說法,到頭來都沒有真正貫徹過。少數獲得他賞識的所謂年輕人,其實大部分都是富二代。

到了曾蔭權在2007年組班時,大量起用公務員出任問責局長,問題因而沒有明顯惡化。但找人出任各種諮詢組織及其他法定機構時,已經出現不同程度的困難,青黃不接的問題已經十分明顯。

董建華(右)沒貫徹委任更多年輕人的承諾,到曾蔭權(左)組班時已出現青黃不接問題。(視覺中國)

到了現屆特區政府,一開始時組班便有困難。梁振英當選之後,很快已經傳出因為他朋友不多,也因為上屆特首選舉造成了兩個建制陣營的分裂,不少有能力有經驗的人都對梁振英政府抱持觀望。其組成的管治班子從一開始便讓人覺得部分人選能力及威信都不足。上任不多久,個別局長便出現了醜聞及處理不了政策範疇內的危機,但梁振英都沒有把這些不稱職的和受到質疑的管治團隊成員徹換。要勉強把這些已經成為政府負資產的官員留在管治團隊內,而且留足了差不多五年,顯然也是適合的替補人選難求。除此之外,在諮詢體系內培養人材的工作,也比起殖民地時代事倍功半。

因為梁振英個人的好鬥作風,政府新委任進入各級組織的,主要都只是與梁振英同聲同氣的「梁粉」。隨着香港社會對立氣氛惡化,梁振英也進一步破壞諮詢制度的一些既定規矩,例如有一些從來未做過某個委員會的,一獲委任便是出任主席;而在部份委員會內,委任時的政治平衡考慮也可以完全置之不理。

只顧安插「梁粉」,不但破壞了原有的制度理性,也把政治人才培訓及把他們向政府輸送的列車也破壞掉。現屆政府任內,很多被委以重任的都是能力不高,作風也不受人尊重,只是政治上鬥性強烈的「梁粉」。

香港現時的制度,沒有足夠的民主競爭過程來推動政治人才的發展。再加上回歸以來越來越只追求政治正確,造成的結果猶如近親繁殖,令各級政治台階充斥了力有不逮的二流政治人才。不少人走向了政府的對立面,也有很多人經驗和能力都相當不俗,但都情願明哲保身,不願去混特區政府這一池濁水。

這種狀態,一方面把不少有見識有能力的人推向政府的對立面。就算留在政府及建制之內,不與政府作對,也會處於相對孤立、及缺乏後勤支援的困難處境。當更多有能力的人都發覺整個體制令人難以有所作為的時候,就算勉強加入政府也難以施展抱負。再加上政治對立及撕裂氣氛嚴峻,當官的可能動輒得咎,甚至會成為箭靶。要在這種情況下加入政府,確實需要擁有過人的勇氣。

作為一個笑談,有人曾經說,在末代港督彭定康那個年代,公務員體系對總督作出的委任建議,彭定康一般都只會簽名如儀。有不少被委任的人選,可能之前與彭定康素未謀面。到了董建華在任後期,要為董生提供委任名單建議的官員已經學懂了無需浪費時間,根本不用再根據民政事務局那個資料庫動腦筋,只需要猜想一下董先生的心意便可以了。到了梁振英任內,就連猜想領導的心意也不需要。因為都是由梁振英自己決定,獲得青睞的也肯定大都是「梁粉」。

林鄭月娥未來幾年又會如何,當然還需拭目以待。但在這一套扼殺人才、把多元意見推向對立面的作風摧殘了多年之後,林鄭月娥要面對的就是要首先說服心儀的人選願意走入火海。如果要為長遠香港的有效管治作籌謀,扭轉現時這種政治人才凋零及政治人才背走的狀態,就要認真想一想如何改變已經形成中的惡性循環。否則,就算真的開拓更多崗位讓年輕人加入中央政策組或其他諮詢組織,到頭來都只會製造另一批十個救火的少年。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