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參考成功人士十大致勝法則?有害,停看!

撰文:蔡東豪
出版:更新:

我認,我有睇,兼且經常睇——「成功人士的十個習慣」、「百億富豪透露搵錢秘訣」、「CEO食早餐前已做的五件事」……心底裏我們知道各人情況不同,不可能照抄,但實際上我們都想自己做得更好,即使從成功人士身上學不到全套功夫,學到一招半式也有幫助。而且這些「十大法則」四處可見,內容容易消化,看後令人舒服。

我們不僅不放過「十大法則」,還熱心分享,心態是遇到好東西,希望朋友也能受惠。這是累人累己的行為,模仿成功人士不僅浪費時間,兼且會造成實質傷害,因為潛移默化,我們信以為真,以為「勤做運動」、「食個飽的早餐」、「把問題轉化為機會」等金句,真的有助我們達到目標。

大鑊在有人信,而且是很多人信。立即停看「十大法則」,我提出「五大原因」:

(視覺中國)

一、欠缺客觀根據。所謂法則大都是個人觀察,不是科學,沒經過驗證。我未接觸過科學證實早起身令人成功,或者有些成功人士的確早起身,但也有成功人士瞓到好晏。法則意味因果關係,但實際上因果關係並不存在,原因很可能是巧合。成功人士以為早起身、多運動、不開會等行為令他們成功,實情可能是相反,這些人成功之後,時間表容許他們早起身、多運動、不開會。這些行為不帶來成功;相反,成功帶來這些行為。或者,成功人士早起身是因為太忙而已,沒其他原因。

(視覺中國)

二、失敗總是沉默的。我們聽不到「破產人士的十大遺憾」,因為沒有人想聽,我們只想歌頌成功人士。破產人士之中,可能不少也早起身和勤做運動,但我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失敗個案。行為心理學家稱這現象為Survivorship Bias,失敗個案不被重視,因此我們只聽到成功人士的故事,構成偏誤。

我們假設失敗人士沒跟着成功法則,用失敗的一套,或者這些人生性懶惰或智商偏低。實情是失敗人士擁有的個人質素和走過的道路,跟成功人士差不多,所謂法則是人的共通質素,與成功沒關係。當話事權落在成功人士手上,成功的故事由不客觀的人編寫。

(視覺中國)

三、環境不同,就是不同了。某人在某情況之下做出驚人成績,但情況稍為不同,即使同一個人再做,也未必能得到相同結果。情況決定結果,但問題是情況在下一分鐘就不同。

最明顯的改變,是科技改變世界,今日有可能做到的事情,30年前沒可能做到,分別是科技。比較不同時空的例子,須作出很多假設。成功人士在某環境中得到某種成就,換轉不同情況,其他人根本難以模仿。

1980年代我在商學院的時候,一本企管書風靡全球,是《In Search of Excellence》,作者分析出色企業,找出成功秘訣,備受商界和學界重視,一些商學院課程用作教學課本。可是,這本書銷售數以百萬本之後,書中推崇備至的企業相繼爆煲。商界的成功案例經不起時間考驗,情況稍為不同,成功秘訣立即失效。之後,另一本暢銷企管書《Good to Great》同樣尋找成功的秘訣,列出優秀企業,出版後不到幾年時間,有的業績大倒退,有的需要政府打救。寫歷史比預測可靠,今日有沒有人可告訴我們哪些企業可以繼續優秀下去?

四、成功的定義。我們的家庭、事業、社交生活、價值觀,都是獨一無二,模仿別人,即使是輕描淡寫的參考一下,也有害無益。例如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過程中須作出犧牲,而這些犧牲是我們不願意付出的。

換句話說,別人的成功只有別人可以享用,其他人無福消受,因為其他人根本不想走向那個地方。成功人士的生活習慣和人生觀,隨時變成反面教材。

視覺中國

五、過程最有趣。唔好拗,就當世界上真的有本人生地圖,引領我們走向成功,想要嗎?未必,有些人不想要,因為這些人想走自己的路。跟住人走的感覺不一樣,人生的樂趣是享受或捱過過程中的苦與樂。你認為你很成功,恭喜你,不過我在追求屬於自己的路。

「十大法則」不是無傷大雅,而是製造實質傷害。最大鑊是我們生性八卦,以為參考無妨,很容易墮入模仿的陷阱。而繼早起身和勤做運動之後,我留意到近期成功人士「十大法則」最常見的,是靜坐。

 

【編按:本文原載《01周報》,原題:「歌頌成功人士 致勝法則「呃人」?」,本博文題目由博評編輯所擬。】

視覺中國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