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溢欣的王子復仇記:一個人能在短時間內成功 需要一個爆發點

撰文:陳思銘
出版:更新:

寧欺白鬚公,莫欺少年時候只住在一個三百呎蝸居的林溢欣。傳媒喜歡討論林溢欣,因為三十而立的他已經身家過億,他的成功本身就是一個可以無限伸延的 talking point。不只是成功,而是短時間內成功。一個人能夠在短時間內成功,正如有些人可以三個月內減掉五十磅一樣,有的不僅是決心,而是能人所不能的專注。重點不是專注,重點是「能人所不能」。

能夠做到能人所不能,十居其九是想給所有人證明一些什麼。不,其實不是給所有人證明,而是給某些人證明,某些負過你的人,某些看小過你的人,某些你非要超越不可的人。這份好勝心便是能人所不能的爆發點,而我有理由相信,林溢欣的爆發點是一個叫許懷志的「中學師兄」。

看林溢欣的面書,他最近分享了一篇葉朗程寫的文章,題為《三十五歲的抉擇》。林溢欣說:

葉生所提的故事,正是我不時在公開場合提到的中學師兄。
林溢欣說:「葉生所提的故事,正是我不時在公開場合提到的中學師兄。」(林溢欣Facebook 專頁截圖)

上網搜尋,原來林溢欣真的在一段 2016 年向學生發出的「感言」提到了許懷志這個人(02:01開始):

咁嘅 profile 嘅師兄,喺我哋每一屆都係偶像。

林溢欣與這位師兄都是可風中學的舊生,而這位師兄是會考和高考狀元,還要是一位玉樹臨風的學生會會長,其後畢業於英國的一級大學。但投身社會後:

佢只係做緊一份工,我唔知啦,收入一定唔高㗎喇,係唔係佢鍾意做嘅嘢,我唔肯定。

要在眾目睽睽下這樣指名道姓,再說一句「收入一定唔高㗎喇」,只有兩個可能性:一,這位師兄是林溢欣一位好玩得嘅死黨;二,這位師兄是林溢欣一位結了怨的死敵。邊個可能性大啲,可以參考林老師的結論:

人哋跑得快,冇意思。

雖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但人其實沒有林老師說得那樣平凡。我不認識許懷志,但我有朋友是他的舊同學。雖然他第一份工真是在一家名不經傳的基金工作,但之後便去了一家監管機構發展,一做便是八年。上司賞識他,經常委以重任,所以當他打算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個 MBA 的時候,上司極力勸阻。最後決定留下來的他進升為高級經理,他甚至是最年輕升上那個位置的。今天這位師兄轉戰 IFC,甚至騎住葉朗程,我指辦公室樓層。

唔好睇佢升高級經理,唔好睇佢騎住葉朗程,淨係睇佢考到入哥倫比亞的 MBA 課程,已經殊不簡單。就連億萬身家的林老師要考入哥大的 MBA,也未必成功;那當然,考得入哥大 MBA,又不等於可以平步青雲,更莫說億萬身家。來到這時候,你是否想說:

喂喂喂,比嚟比去,為乜呢?做人唔好同人比較啦。

其實,做人應該比較,如果你能「化比較為力量」的話。

有家長跟我說,她的兒子不開心,因為兒子的同學入了 Harrow School,而他只是去了一家不太起眼的寄宿學校。我套用了林老師的金句跟家長說:

人哋跑得快,冇意思。

要成就傳奇,人生總需要一位小時了了的假想敵。

要成就傳奇,人生總需要一位小時了了的假想敵。(林溢欣Facebook專頁圖片)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