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準備,老又有何懼?

撰文:梁萬福
出版:更新:

記得最近一次外遊,與太太在 Calgary 的 Fairmont Palliser Hotel 叫了兩份 High Tea set,埋單的時候發現價錢比預期的少。追問之下,侍應哥哥十分有禮的說:
「Oh, don't take it personal. I think you both are eligible for our senior customer discount.」
知道之後,我當然是即時讚這後生侍應醒目體貼了。但是怎知太太卻表情迥異,心有不甘的不停在我耳邊咕嚕…

只要注意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七、八十歲仍可充滿活力。(資料圖片,蔡正邦攝)

「乜我個樣真係咁老咩?」

「唉呀,係唔係佢乜人都畀老人優惠㗎?」

「乜我真係一望就覺得老咩?」

「佢係唔係因為見到你至畀老人折扣我哋咋!」

緬甸蒲甘(相片由作者提供)

不願認老 因負面關連太多

被人歸類為「老者」,相信很多人一下子都不能接受;尤其是在 50 至 60 歲的初老者來說,被人冠以「老者」,就算是金錢上有折扣,但心理上往往都是得不償失哩!因此,當朋友看過這「五十歲後」博評BLOG後,很多的回應都是:

「五十歲後還很年青哩!為什麼你們要把五十歲後說成是『少老』或『老化後的嬰兒潮』?點解要話我哋老!我還未認老㗎!」

說來也真是,因為「老」一直以來都與太多的負面連結在一起:老了就是冇用,老了就是冇價值,老了就是冇收入,老了就是多病,老了就是孤獨,老了就是頑固,老了甚至乎是龍鍾及潦倒。試問在這樣的一連串負面關連下,我們又怎能不望「老」生畏呢!

為何「老」會有這麼多負面的聯想及定義呢?我相信這不是基於一個科學的制定,而是受到社會制度影響下而成。而一直以來,一般社會都是以退休年齡來界定「老」。自從工業革命後,西方社會便將退休及年歲掛在一起。社會制定了當一個工人在生產工序上達到某一個年齡,便要退下來。縱使他們的生活環境或經濟情況還未得到保障,他們亦會不受僱用而要被迫退休了。因此,很多工人老去及丟失工作後,便隨即墮入貧窮階層。

只要早作準備,何必怕老?(圖為「深水灣冬泳總會」成員,潘思穎攝)

生物學上的「老」 不是一條死線

所以,一般都是以退休來界定「老」。但當然這樣的界定,在今時今日來說,或許有點不合時宜了。因此,在過往二十多年來,不同社會及學術界都不斷討論「老」的概念,而世界衛生組織更提出了重新檢視「老」的要求。

但是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老」不應是一條死線;我們不應說某人過了這一條線、這一個歲數或這一個界限就叫做「老」。因為老化是生命中的一個過程。其實當一個人過了出生及成長期後,他的老化期便已經開始了。換句話說,當一個人的生物組織及器官系統的維修及重生功能是低於其細胞及組織的自然壞死率,他的生命系統已開始老化,他已經進入老化期了。

而在老化過程上,由於各器官的老化程度均有異,而且老化過程亦會因人而異,很多人未必能即時察覺到老化的改變。但是當一般人過了四十歲後,他的老化表徵或多或少都會呈現在頭髮、皮膚、記憶力、視力等的轉變上。

及早適應老化 生活仍能多姿彩

不過說到老化,除了生理之外,還有心理、社交關係及病理性的老化。家庭及工作崗位上的改變會引致心理及社交關係的困難。當約五十歲後,我們會因子女成家離去而產生空巢症;我們亦會因為退休後社交圈子急速收縮而引致心理及社交關上的退縮。而其中,病理性老化更是最嚇人的——嚴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認知障礙症、筋骨及關節疾病等都是常見的老人疾病。

我們可以說這些老化現象,尤其是老人疾病,或多或少都與個人生活及飲食習慣有關。如果我們能於四十歲後,即身體開始老化時,便開始注重生活方式及改善飲食習慣,病理性的老化必能大大減低。

如果我們能及早認識「老」,多作準備,早點適應,心理及社交關係的老化亦不會這麼容易打進來。適應得好的人,七、八十歲仍然充滿活力,腰骨挺直,神采飛揚,生活多姿多彩。所以,「老」就老吧!何懼之有?

話雖如此,記得當天,我也迫於要說:「唔老,唔老。老婆,你冇老。我一點也不覺得你老!」否則的話,相信吃過的下午茶糕點,到今天我還未能得以落格呢!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