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皮膚一粒粒?小心生疣不自知

撰文:譚莉英
出版:更新:

疣的外觀像一種凸起的肉粒,表面光滑,質硬,常見正常膚色和褐色,呈圓形或橢圓形,具有傳染性。
由於疣多無自覺症狀,只是偶有微癢,於是常常發病而不易被人察覺。
由於多數人對疣病瞭解不足,導致患上疣病但不自知,於是耽誤了治療。

疣的外觀像一種凸起的肉粒。(《情癲大聖》電影劇照)

Shel 問:

「譚博士,大約兩年前,我的頸部開始長一些一顆顆淺啡色的肉粒。當時去醫院檢查,說是絲狀疣,於是除了服用西藥以外,我還去做了鐳射切除,但手術後頸部留下了一些白色的疤痕,十分礙眼。本以為就此沒事,殊不知半年前復發,甚至連眼睛下面也長了一些,我已經不敢再做鐳射,請問這個病究竟是怎麼回事?」

疣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皮膚表面贅生物,常見的有尋常疣、扁幹疣、傳染性軟疣、尖銳濕疣等。

疣是屬於良性贅生物,而經詳細診斷後,她所患的是絲狀疣,好發於頸部及眼瞼,呈細軟絲狀突起。但由於因人類乳頭瘤病毒引起,因此具傳染性,可大片皮膚爆發,也可通過破壞身體免疫力而引發過敏、癌症、HIV、肝炎等免疫系統疾病。需要引起重視。

Shel 問:

「請問從中醫角度看這個病的病因是什麼?」
疣具傳染性,可大片皮膚爆發。(iStock)

中醫認為疣的產生主要在肝臟,多與外感風熱毒邪有關,病因為腠理(毛孔)不固(打開),風熱毒邪乘機侵入人體,或肝氣鬱結,時間過長,鬱而化火,熱鬱於肌膚,於是氣血不和,傷陰耗血,最終導致肝虛血燥,筋脈失去濡養,邪毒凝聚在肌膚而發病。可大致分為以下兩點:

  風熱:
肝腎兩臟精血不足,加上受到風熱毒邪侵襲,風熱引起血燥,燥邪蘊於皮膚;或因勞動時汗出受風,營氣和衛氣相爭,不能協調,加之與肺胃鬱熱相搏於肌膚表面而發病。常見症狀為贅疣突起,散在分佈或密佈,伴有瘙癢症狀,疣體周圍有紅暈,表面光亮,色淡紅。

  血瘀:
多因情志不暢,情緒欠佳,或與人爭吵後,怒傷肝火,血熱瘀積於皮膚和毛孔之間而發為疣。常見病程長,疣體偏大,顏色較黑較暗,成群分佈,表面光滑,伴心煩,胸部脹悶不疏,腰膝酸軟等。

Shel 續問:

「我也覺得自己肝火偏旺,平時脾氣較差,容易發脾氣,自從患了這個病,情緒更加差,請問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緩解,而平時需要注意些什麼?」

其實這個病主要與你身體抵抗力差和感受外邪有關,所以你可嘗試以下方法增強體質,減輕疣的復發。

食療
 ◎ 赤芍瘦肉湯(1 人份量) ◎ 

赤芍和薑。(作者提供圖片)

  材料:

赤芍 10 克;
瘦肉 200 克;
薑 2 片;
海鹽適量。

  做法:

將材料洗淨,同放入鍋中;
加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文火;
續煲 2 小時後,入適量海鹽調味,即可熱服。

  服法:

每日 1 次,連服 3 日;
若 3 日後,情況仍未好轉,可諮詢合資格的註冊中醫師,配合針灸和內服中藥調理。

  功效:
清熱涼血,活血散瘀。

  注意事項:

雖然疣的傳染主要是通過直接接觸,但也可以通過污染物,如牙刷、毛巾、衣物等間接傳染;
而外傷也是傳染的重要途徑,因此,平時應盡量避免抓繞疣體,以免疣體破損,感染其他皮膚;
並且可適量活動,增強體質,避免吹風,防止疣病的復發。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