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護老誌】老人院x托兒所 認知障礙長者與小孩的共生生活

撰文:岑啟灝
出版:更新:

筆者在日本有不少「老」朋友。在日本生活期間,新年會到他們家裡一起吃團年飯、櫻花季節會一起去賞櫻、下雪的季節會一起鏟雪、也會一起到寺院神社祈福。日常從他們口中聽到的,除了大大小小的人生故事,最常聽到的便是:「跟你這樣的年輕人相處,我也感到年輕了!」
近年香港人口老化議題迫在眉睫,討論也愈來愈熱熾。面對增長急促的老齡人口及現有社區配套貧乏,近來不時都會有人提議在某個區域建設「老人村」。那裡有專為長者而設的醫療配備及娛樂設施等,讓大家能在那裡安享晚年。聽起來似是十分理想的晚年生活,其實未然。起碼筆者所認識的老朋友都一致認為:「每天只跟同世代、同年紀的人相處,生活便會變得乏味,只會愈活愈老......」。其實,這句話不僅限於年長的人,也同時適用於「有天也會老去」,並且愈來愈少機會跟上一代「共生」的年輕人們。
撰文:岑啟灝

何謂共生:讓不同群組彼此生活、交流

比香港更早面對人口老化的日本,近年透過不同形式積極推廣不同世代交流的「共生型機構」。什麼是「共生」,簡單來說就是社區上各個持分者互相了解、尊重,而這份尊重會化成不同的社區資源,彼此支撐著大家。

位於富山縣「共生型機構」的簡單平面圖。藍色部分為安老院舍,黃色及綠色的為托兒所。三個部分都連接在一起,並團繞著中間的庭園部分。(網上圖片/shitanenomori.jp) 

一間位於富山縣的福祉機構的例子便正說明並實踐了多世代交流的「共生」理念。即使在日本,一般情況安老院、托兒所及殘障人士設施都是分開設置的。但這家機構便把這三種設施「合併」了。那裡住了需要接受護理的長者,也有下了課來到的小孩,還有智能、精神障礙的小孩。平日機構內各種多世代交流亦實踐了其理念 - 「感謝、謙卑、同理心」。由於都生活在同一地方,彼此在日常各種場合都有不同的交流。就像長者會推著小孩專用的手推車外出散步,到了神社又會教小孩們參拜的方法,也會跟在設施內遊樂場玩耍的小孩聊天,就像看著自己的「孫兒們」遊玩一樣。此外,機構還為托兒所小孩開辦了「手語班」,導師正是機構服務使用者。現正擔任手語導師的是一位日間服務的西崎女士。她表示:「當學校老師一直是我的夢想,90歲的我終於夢想成真了!」透過實踐「共生」的理念,長者找到屬於他們的「尊嚴」。

沒有血緣的「乖孫」

另外,一間位於千葉縣佐倉市的福祉機構把認知障礙症及小孩這兩個關鍵詞連結起來,實踐「共生」理念。這間機構裡面居住了18位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和60位小孩,78人就在同一個地方相遇、磨合、共生。那是一間結合了專門照護認知障礙者患者的設施及托兒所的幼老統合的「共生型施設」。在那裡,患有認知障礙症的住客跟托兒所的小孩們都是由同一個玄關進來,也沒有鎖上的門分隔著長者與小孩的活動空間。

小孩下課後,第一時間做的不是趕去補習班或者翻開作業,而是去跟那裡的長者打招呼、雀躍地分享今日遇到的事。而那兒的長者們非常準時地等待著「孫兒們」來撒嬌,彼此都樂在其中。那一刻,年紀抑或是認知障礙症,都沒有成為彼此交流的阻礙。對於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來說,跟小孩互動喚起了過往的「湊孫」回憶,為情緒帶來了正面效果。跟「孫兒」互動讓長者不易感到「孤獨」;對於小孩來說,每天跟長者住客的相處也讓他們了解並且學會尊重生命,亦在無形中建立同理心。

日本的例子告訴我們,「共生」是要透過行動去實現的。面對人口老化難關,日本人認為「共生型機構」既是大方向,亦是一個消除誤解及偏見的起點,日後將會成為社區福祉發展的藍本。事實上,社會上很多誤解及偏見都是因為缺乏接觸及認知而產生的。同樣,因為不了解及缺乏交流,社會上對老、認知障礙症、不同疾病殘缺等抱有太多的誤解甚至標籤。興建一個「老人村」,花的時間及資源或許比建立一個「共生社區」來得少,可是我們卻會失去一個互相認識生命的珍貴機會、失去一個讓大家發揮潛在可能性的機會。機會一旦失去,便沒法回頭,更可能出現更多矛盾及誤解。在人口急速老化的香港,這絕不會是我們這一代或未來一代能夠承擔的後果。我們也能建設一個共生社區,讓這個正在老去的小城市愈活愈年輕、並且添上更多味道嗎?

作者簡介:岑啟灝,曾赴京都修讀碩士學位,研究日本長者福祉政策、同時在京都老人院工作兩年。希望將日本的護老理念及值得參考的例子帶來香港,與大家一起應對人口老化帶來的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