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表演效法Pokémon化身AR「手遊」 全港20條公共屋邨隨時播

撰文:莫家文
出版:更新:

新冠疫情重創藝文活動,大量現場表演被迫停擺或延後,有年輕音樂策展人眼見同行欠缺工作機會及歷練的情況下,仿效手機遊戲Pokémon GO的擴增實境(英文簡稱AR)技術,將音樂、戲劇及舞蹈三大類型表演融入20條公共屋邨場景中,當中包括逾半世紀歷史、即將重建拆卸的舊式屋邨,大眾可隨時隨地開手機程式自由選擇時間地點觀賞,成為另類「帶住手機去遊覽」的疫後新體驗。

藝文活動策展人董芷菁(前)是一名二胡樂師,多年來參與不同樂團,幾乎每月外出公幹,惟疫情打亂所有工作計劃。(受訪者提供圖片)

疫情重創藝文演出

受到接連四波疫情及場館人數限制影響,藝文工作者的演出機會大減,從事二胡演奏及研究本土戰前音樂的28歲策展人董芷菁感受特別深,她透過很多從事藝術表演或音樂演奏的同行中獲悉,面對疫情前期,因所有場館或公眾表演活動取消而暫停工作,同一時間,原本佔去收入重要比重的學校教學,亦應網課而告暫停,結果全年工作幾乎停頓,至今尚未完全恢復。

她慶幸自己取得藝發局資助,多年來從事本土戰前音樂的研究,亦有定期與其他音樂人「夾band」,在YouTube播放演奏會,作為磨練自己的機會,不過當她閉門獨自練習期間,開始思考個人及行業生存空間,遂借鑑其他行業在疫下善用虛擬科技的做法,開始構思出結合現場實境與表演虛擬化的「手遊」模式。

申請資助創建AR技術平台

芷菁先向藝發局「Arts Go Digital藝術數碼平台」項目成功申請30萬元資助,再聘用科技公司構建手機程式,並找來不同類型的表演者,包括中樂、西洋音樂、印巴民歌、形體舞蹈及戲劇,按文化背景及建築特色,成功與房協接洽,配對轄下5個屋邨,表達疫境與掙扎的主題,其後更進一步擴大至20個公共屋邨,包括兩座即將消失的屋邨──1962年落成、南區首個公共屋邨漁光村,以及納入第二期重建的筲箕灣明華大廈,各屋邨均設置五個觀賞點,各點設有一個掃碼告示版,只要公眾下載並使用專用手機程式,掃一掃QR code後再選定表演形式,便可讓屋邨空間化身為即時場景及舞台,觀賞不同類型藝術節目,毋須受到時間、疫情或場地人數上限的束縛。

+2

冀未來吸引更多表演者及場地參與

「AR技術係用半真實境,意思係個演出係虛擬化,但個場景係現實,喺好多實體表演都唔可以進行(情況)下……𠵱家變咗一個方法去用AR,可以善用科技,然後可以喺任何位置睇到,受眾可以隨時隨地睇到藝術表演,喺社區內下載個App就可以使用到,個方便程度都好高。」董芷菁更希望,今次開設一個公眾場地播放的藝術表演平台,未來可以推廣到更多地點,有更多藝術工作者願意錄製演出,讓大眾不再受限於場館內觀賞表演,從而令藝術更「貼地」,「搞空中藝廊的原因及目的,係希望放返落社區,畀一啲基層,希望佢哋可以通過呢啲活動,令佢哋感受藝術帶來嘅歡樂同樂趣。」

開手機APP睇藝術演出逐格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