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閘作.一】通花鐵閘買少見少 店家:疏窿通風好舒服 

撰文:余思朗
出版:更新:

走過深水埗、大角咀、上環等舊區,老店的鐵閘總吸引眼球。帶銹漬的鐵條、剝落的油漆、或通花或扭花的裝飾,那種獨特美感裝飾老街。其實現時在街上偶遇的通花鐵閘大多已有五、六十年歷史,舊式摺閘早被時代淘汰,不再生產。手藝失傳,老店倒一家,鐵閘就少一道。
在最後一道閘門消失之前,我們嘗試從退休老師傅、店家、和年輕學徒口中,把這被遺忘的歷史裂縫填補回來。
攝影:黃寶瑩

遊走舊區街道,細心留意,通花摺閘隨處可見,有種獨有的時代氣息。

【本土閘作.二】公屋鐵閘是如何煉成?師傅:而家無人識做㗎喇!

【本土閘作.三】鐵閘世家二代從零開始學師做閘 修補父子關係 

古時閘通常用於防守,如城門的閘門、圍村的大門等等,商店和住宅大多只有門,沒閘。後來為防盜,商戶也加上閘門,戰後公屋建成,才把鐵閘引入住宅,方便住戶開門通風。六、七十年代,公屋大多裝欖閘,又稱菱形閘,鐵枝交叉形成菱形花紋,貪其開口大、通風好,卻也容易順手牽羊,造成保安問題。

前舖後居的生活   店家:通花鐵閘是唯一通風口

後來人們在菱形閘外加上鐵板,變成人字形的摺閘,鐵板上雕花的通花鐵閘,也是摺閘。鐵閘通花,為美觀,也為通風。五、六十年代,不少店家都是前舖後居,唐樓地舖通常沒窗,總不能把一屋子人密封起來,便在鐵閘上打洞。

「嗰陣好多舖都係咁,舖頭住人,我哋一家大細,六、七個人住喺閣樓仔。」協昌磅廠屹立太子道西六十多年,那道刻著店名的鐵閘也如是。老闆黃生說,舖頭沒窗,鐵閘上的通花是唯一的通風口。

+3

現時大多商戶轉用捲閘,貪其「慳位」(摺閘打開後兩邊仍佔門口位置)。但黃生說,通花鐵閘有通花鐵閘的好,「捲閘焗,密不透風,呢啲(通花鐵閘)疏窿,涼啲,透風好多,而家用捲閘因為無人係入面住,係入面訓嘛。」閘上「協昌磅廠」四隻大字,個性化,也當買廣告,「那時人工平、料平,嗰陣好興刻名,又唔係好貴。」

這閘六十多年來也沒怎需要維修,但新年時黃生會重上銀漆,寓意「新新淨淨」迎接下一年。從鐵閘上厚厚的銀漆,也能大概看出店家的歷史。

記者走訪深水埗、太子、大角咀一帶舊區,通花鐵閘不少,但大多店家都說鐵閘是上手租客或業主留下,已無從得知出處和年代,鐵閘耐用也無謂換新,「業主以前整落,幾廿年咯,而家又無咩生意,呢啲舊樓,整咩啊。」光華膠袋廠的陳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