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街坊街頭「織嘢」 重溫工廠那些年 阿婆:你哋織屎片?

撰文:鄭秋嬋
出版:更新:

荃灣福來邨的空地,每個星期三都會有班街坊圍坐一起編織。他們彼此並不相識:放學經過的小學生貪新鮮,會好奇坐下來「織兩嘢」;70、80歲的老人家也會好奇,過來望兩眼,然後講起當年做車衫工人的歲月。有婆婆當年做紡織,功夫太熟練,看了這街頭的粗糙編織,還忍不住問了句:「你哋織屎片呀?」原來這塊「屎片」是送給荃灣的禮物。
攝影:陳嘉元

對「織織四方城」感興趣,願意坐下來織布的多是小學生。

織織星期三『過嚟織嘢』

始於60年代的南豐紗廠位於荃灣工業區。紗廠於2008年停運,但建築物將於明年活化,推廣紡織工藝。但活化後的紗廠實質上做什麼?六廠基金會自去年開始在荃灣舉行各項活動,在過程中收集街坊想法和需要。今年從2月起,逢星期三下午在荃灣福來邨的空地,擺放各種「非傳統」的編織工具,供街坊一起過來落手落腳「織嘢」。活動名稱乾脆就叫「六廠夏日共學──過嚟織嘢」。

「過嚟織嘢」逢星期三下午在福來邨的公共空間舉行。

街坊用回收的布料在網格上一格格穿插,拼出一塊塊布。六廠基金會的「社區參與及共學項目」策展人盧樂謙指,這次活動是想叫街坊過來一起編織。叫街坊過來一起織布?其實,織出來的這塊布不是主角,主角是什麼?

街坊可接個人喜好,織出不同尺寸的布料,並將之帶回家。
六廠基金會的「社區參與及共學項目」策展人盧樂謙。

一起編織重要的其實是街坊的參與,以及活動中所引申的意義。盧樂謙說:「在這個時代講紡織,不應只是說『原來以前大量生產好多衣服』。應該進一步的是,原來紡織是可以動手去做一些東西給自己。去年我們邀請街坊做件衣服給自己,今年我們就與社區一起落手編織。」活動邀請街坊一起來編織,從中讓彼此產生互動和討論,他說:「社區的概念是一起去做而非單向,於是我們在街上邀請大家一起來做同一件事。平台聚了一些人之後,如何減少買衫?或者自己做?這些信息才是社區營造需要做的事。社區營造,是我們相信某件事,可以在文化上、生活上做得更好,就這樣去凝聚一班人。」

+25

阿婆問:織屎片?

活動吸引不少街坊聚集,好奇又願動手的多數是小朋友。不少小學生放學經過屋邨樓下被木頭車「織織四方城」吸引。孩子少有編織經驗,好奇心驅使,不少都願意坐下來專心地學織布。相反,經歷老到的長者則多是好奇望兩眼,只願看不願做。有些長者見狀會訴說起當年做車衣工人時的故事,說以前荃灣有很多紡織工廠,工廠裡的織布機很大部,織起布來又快又密。有婆婆看了這街頭的粗糙編織,甚至還逗趣問了句:「你哋織屎片呀?」

「樣品製造」創辦人兼設計師薛文諾。

參與開展項目的社企「樣品製造」,創辦人兼設計師薛文諾說,區內很多老人家當年從事編織工作,對他們來說不是新鮮事。婆婆看到這些粗糙的手工活,不知道年輕人在織什麼,就問他們:「你們班靚仔在織什麼呀?」好像不知道在織些什麼,又好像不是太漂亮。不過薛文諾說他們不是貶低,「老人家有的是專業。」

邨內做考察 有樹的地方就會有人

「樣品製造」是一間將回收物料樣辦再造成其他產品的社會企業。三位年輕設計師受邀參與項目,他們事前在邨內做了幾次考察,了解福來邨邨民的習慣。薛文諾說:「公公婆婆會落街乘涼遮蔭,原來最通風的位就會有樹,所以邨內有人地方全部都有樹,未必要到公園聚集。我們發現以前的社區原來關注這些問題。再深入問,原來婆婆在家很沒趣,她們想被人見到,有時坐在公園都未必說話,但見到多些人,對她們來說已經是溝通。」

這件背心由織布拚成,是街坊共同參與的成果。

在福來邨編織 收集故事、社區營造

想在公共地方聚集人流,他們就構想了一部「織織四方城 」來吸引街坊的注意。薛文諾說:「如果有樣東西可以很吸引眼球,他們就會走過來望。會不會有樣嘢好似打麻雀的,可以4個人聚在一起聊天呢?不如就用打麻雀的概念,做一架可以拉起來的車,然後4個人可以一齊織,又可以有很多溝通。」

婆婆未必願意坐下來織布,但樂意在一邊做「軍師」。

活動選址福來邨,盧樂謙說:「這條邨很得意,是1960年代興建。當時有很多工廠在附近設立,很多工人在這裡工作,就在附近定居。這是一個衛星城市初期的模式,慢慢地從居住發展到其他生活面向,例如醫院、戲院。」

福來邨於1960年代興建,當時是為了滿足附近工廠工人的住屋需求,是衛星城市初期的模式。

收集昔日故事以外,他們亦想透過日常的接觸,多深入了解荃灣以及荃灣街坊的想法,帶動長遠溝通和參與,他說:「(目前這些活動的成果)就是街坊慢慢會認得我們,了解我們在做什麼。如果只做一日活動,文化有沒有在社區種下或引起討論?明年南豐紗廠開幕了之後,就是社區一份子。要讓街坊知道紗廠在做什麼,紗廠要了解街坊的想法,需要日復日的溝通。」

老人家見街坊在織布,默默地說起了當年在工廠工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