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與鄰居做網友 居港法國人設鄰里互動平台

撰文:鄭秋嬋
出版:更新:

鄰里關係疏離,是不少大廈居民的寫照。同住一棟大廈十數載,很多人都未必知道「隔籬屋」姓甚名誰。「朝見口、晚見面」的近鄰不如遠親,各家自掃門前雪。
居港法國人Pooja Dhyani 說這陌生的鄰居關係令人太寂寞,於半年前毅然游說大廈鄰居共同組織鄰里活動,及後推出網上平台LocalHood,鼓勵會員透過網路連結,發展新式鄰里互動關係。

與鄰居做網友 自助助人新形式

LocalHood成立至今超過半年,有大約10名義工,700多名會員。義工主要負責宣傳LocalHood或組織鄰里活動。會員則是各棟大廈居民,在LocalHood網頁免費登記過後,同一棟大廈集齊50名會員,義工便為會員開Facebook私人群組,讓居民在內交流。

在LocalHood網站登記個人資料,就可以成為會員。(網站截圖)

目前,已成立的不同大廈群組內,會員的互動以徵物件、求資訊為主;例如有人徵求超市印花,有人求介紹「通渠佬」,群組內的居民也頗熱心回應。Pooja及一眾義工偶爾組織聯誼活動,自6月以來,他們已組織了3個活動,如聖誕節前的酒水派對等。另外,他們也制作小冊子,到不同的大廈門口進行宣傳,鼓勵居民參與。與此同時,他們亦指居民會在群組相約,晚上在酒吧或咖啡店見面聊天,或者一同去遊山玩水。

LocalHood的會員在facebook私人群組互動,互動對象都是同一大廈內的居民。(受訪者提供)

從西營盤開始 逐步推廣至其他區

LocalHood由居港法國人Pooja發起,她家住西營盤,因此LocalHood的宣傳也在區內展開。從Pooja獨自詢問同大廈的鄰居開始,慢慢組成義工隊,成立網頁,招收會員。一路以來,他們到區內不同大廈宣傳都堅持面對面的聊天,向陌生人親自解釋這種新式鄰里相處。

大半年以來,西營盤已有8棟大廈組織了Facebook群組;目前轉戰的堅尼地城也有2棟大廈成功組群。Pooja指計劃會逐步由西營盤慢慢拓展至其他區份,目前都是義工們主動到不同大廈宣傳,如果他區有居民認同LocalHood的計劃,希望義工們到自己大廈宣傳,他們也十分樂意前往。

想與本地人建立關係 「陌生」是最大障礙 

不過由於Pooja及義工們多是外藉人士,以英文為主要溝通語言,所以招來的會員也以外國人為主,佔了整體會員人數50%。他們希望與更多的本地人互動,有更多本地人參與LocalHood,因為與這個地方的人建立關係,才能產生歸屬感。

不過,他們亦指向本地人推廣LocalHood有一定的難度。「我們的義工受著風吹雨打在大廈外宣傳,但有時大家連停下來花一分鐘聽我們講解都不願意。不過,我們亦明白這不是因為香港人冷漠,只是他們真的不習慣與陌生人攀談。」Pooja指義工們亦了解中西文化有差異,外國人比較主動、直接,本地人比較婉轉、被動;所以明白推廣LocalHood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義工Desmond及組織者Pooja Dhyani。 (鄭秋嬋攝)

以港為家 想建立歸屬感

Pooja 是銀行家,5年前隨丈夫來港定居。她說:「我視香港為家,很喜歡西營盤,這裡中西混雜,是個很美好的地方。不過,鄰里之間互不相識,遇到困難也難以找人協助,我為此感到很寂寞。」大家工作時間長,平日出入又很少打招呼,難以在平日結識鄰居。生活遇上瑣碎麻煩事,如臨時要借插座或找人幫忙放狗,都不知道該找什麼人幫忙。

她續說:「在生活上遇到難題,例如去旅行要托人照顧家中寵物、為盆栽澆水,本地人還能依賴住他區的親戚,外國人就舉目無親。」她與同事、朋友分享感受,發現大家都有意改善鄰里關係,卻缺乏實際行動;於是自己便身先士卒,成立LocalHood。

敦親睦鄰 是共同的願望

Desmond是LocalHood的義工,與Pooja同住一棟大廈,他說:「我媽媽在香港長大,我聽她提起小時候的鄰里關係都是很美好的,會互相看顧對方的小孩,借用日常物品。我在澳洲生活多年,跟鄰居都相識。回到香港,覺得鄰里關係很陌生,大家不打招呼,不再是媽媽口中的模樣。其實,我們都很想融入香港,找到在這裡的歸屬感。」

Pooja說自己住過不同的大城市,包括巴黎、倫敦和印度德里,「在巴黎這種大城市,大家同樣很忙碌。但鄰里在升降機或公眾地方撞見,不打招呼是很沒有禮貌的事情。」因此,她覺得在外國比香港更容易認識鄰里。

他們覺得LocalHood能促進鄰里親近,只是本地人需要時間接受這種新的經營模式。「不少本地人了解LocalHood之後都表示讚賞,因為這令他們憶起舊日香港,大家都以叔叔、姨姨稱呼鄰居的時代」。

LocalHood義工組織活動,與鄰里聯繫感情。(受訪者提供)

宣傳遭報警驅趕 管理公司不喜歡居民團結

不過,他倆亦表示在不同大廈外派發宣傳單張,經常遭到大廈保安驅趕,甚至有管理公司報警,要求他們離開。Pooja說:「我們只是希望改善鄰里關係,宣傳方法亦是合法的,在大廈外的公共空間派小冊子,不會進入大廈。因此,即使警察來了,我們解釋完,警察也很支持我們的行為。」

他們說管理公司不喜歡居民團結是自然的事,怕居民團結了,遇到事時會難以對付。但居民要有團結的意識,日常互相協助之外,亦能更加有效地去討論自己大廈的事務。

自資開發平台app

與此同時,他們亦計劃自掏錢包開發手機應用程式。Desomond指目前的Facebook群組有限制,例如難以建立活動時間表、設立投訴平台等,因此想建立一個更全面的app,但Pooja續指:「我們沒有什麼資金,所以暫時依賴Facebook等的免費平台去散佈信息。未來想推出app,令大家更有效地互助。」,她指目前收到幾個不同的app報價,難以說將會投入多少資金,希望7月能有測驗版。

LocalHood以大廈為單位組建社交群組;西營盤是義工們生活的社區,也是目前較多成功例子的地方。(鄭秋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