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景圍結業.下】長期丟空只因位置偏僻 還是食環一手造成?

撰文:呂嘉麗
出版:更新:

審計署分別於03年及08年檢討公眾街市管理,但虧蝕數字仍以倍數增長,荃景圍街市的租出率均每況愈下,由03年的五成降至15年的兩成。
月租僅幾十或幾百元市政街市檔位乏人問津,劣況至此究竟是先天還是人為因素?
《香港01》記者翻查過往區議會紀錄及規劃歷史,發現荃景圍街市檔位供過於求早已埋下種子,而食環活化荃景圍街市的計劃討論十二年原來竟因各種荒謬理由擱置無期,正令荃景圍街市永不超生。

「有什麼理由燒味檔不能賣飯盒?所以才無生意,一千元(租)也沒辦法做。」

荃景圍街市租出率偏低,原因眾說紛紜。

位置偏僻所以先天不足?

有人說,荃威人可能都選擇乘車到市中心買餸,如因買餸便宜而遠近馳名的楊屋道街市。因為位置偏僻,屋苑外的市民不會進來光顧,以至荃景圍街市在其他市政街市競爭下被淘汰。「那為何石蔭的生存到?」梁生質疑,即使有些屋邨街市位置偏僻,仍能生存。

人口老化的必然結果?

記者問過曾經一度倡議活化荃景圍街市的田北辰議員,他認為該街市的空置率是人口老化所致。依據2011年人口普查報告,荃威花園65歲以上的長者佔13.4%,與全港長者比例(13.6%)相約。

規劃時已埋下種子:檔位供過於求

公眾街市的供應和規模過往大多取決於遷置小販的需要, 2009年前參考《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 該標準訂明為每55至65戶家庭設有一個公眾街市檔位,或每10000人設有約40至45個檔位。荃威花園人口約一萬,因此241個檔位,確實比規劃署的標準多出一大截。雖然附近屋苑住客也會光顧荃景圍街市,但佔極少數,因為去該街市有一段上斜的腳程,且位置較僻,居民多數往外走而不會入荃威花園買餸。

街市不同處都不約而同擺放了幾張椅子,似乎等待是一種常態。(梁鵬威攝)

雖有先天不足,但檔主皆不約而同認為食環須為空置率負責任。問及究竟街市生存不到是自然因素還是人為因素時,豬肉檔梁生斷言回應,政府責任佔八成。

記者訪問幾個檔主,他們各指出幾個食環管理不當的問題,總結如下:

1. 燒味檔不能賣飯盒 食環管理模式僵化 

「有什麼理由燒味檔不能賣飯盒?所以才無生意,一千元(租)也沒辦法做。燒臘檔為什麼要賣飯盒飯呢?因為不賣飯盒,那些頭頭尾尾的部分就賣不出去。飯盒對一個燒臘檔好重要。」因此,那僅餘的一檔燒臘檔也做不下去。

燒味檔竟然不能賣飯盒,聽似荒謬,但食環回覆指:「燒味檔的租約規定其准售貨品為燒味;飯盒等熟食須在熟食檔售賣。 」梁生指出,房委會及領展管理的街市都容許燒味檔賣飯盒,認為食環的規定不公平。

做有機食物的徐生也說,食環不讓他在同一個檔口同時擺賣蔬果及乾貨,要求他在不同區域租幾個檔位來擺賣不同貨物,但這樣大大提升經營成本。

改衣的徐太說,雖然街市人流及檔主大大減少,但「光是清潔﹑保安及辦事署職員每天也有近二十人當值,比我們(檔主)還多人,那麼少人,厠所一天洗兩遍,這裡的厠所應是全世界最乾淨的!」

2.  食環無心改善 活化討論十年無下文

翻查過往報章,原來荃景圍街市檔位競投不理想的情況持續多年,規劃署早在2003已考慮將荃景圍街市關閉,後無下文。

食環署和區議會早於04年已計劃改變荃景圍街市用途,翻查荃灣區議會於2009年的會議紀錄,「張浩明議員表示,事件拖延了五至六年。多年前也曾達成共識,但食環署相關職員調離後又要重新討論。這次事件在事前沒有知會相關議員,令人憤慨。」

2012年,雖然大部分檔主同意將檔口遷往同一層,其餘空間騰出來改作其他社區用途,但食環最後拒絕替原本裝有鐵閘及水錶的檔主於搬遷後替他們安裝,活化一事終告吹。討論十年,計劃最後竟然因為鐵閘及水錶一事而告吹,檔主徐生認為食環根本沒有改變的決心及誠意。

食環回覆查詢時指,該街市的街市管理諮詢委員會最終於2012年6月的會議上同意擱置有關改善工程。食環稱該署現階段正考慮各種方法以處理現時該街市低出租率的情況。 

徐生表示,多年來跟食環開會,食環均以「無此政策」來回應他提出的改善方案。他覺得食環欠誠意改善現狀。兩年前,食環透過職員約檔主即日開會,叫檔主一定要回來開。「他說有事要談,我們就在街市恭候他。他來到,只走一個圈,事情又說找天見面再談。你約了我們為什麼不今天談?」於是他開車攔截食環職員,要求對話,但也「傾唔到實質野」。此後,徐生也覺得跟食環定期開會也沒意思。

「光是清潔﹑保安及辦事署職員每天也有近二十人當值,比我們(檔主)還多人,那麼少人,厠所一天洗兩遍,這裡的厠所應是全世界最乾淨的!」
荃景圍街市外也人跡罕至。(梁鵬威攝)

3. 檔位空置多年沒競投

幾位檔主回首,政府已經十年沒有把空置檔位拿出去競投。食環署回覆,荃景圍是在10年開始沒競投。翻查報章,除了03年及2009年,其他年份也沒提及競投。工黨社區幹事趙恩來懷疑,食環是因為審計署2008年出的報告抨擊,才於09年再開招。

記者向曾經一度倡議活化荃景圍街市的田北辰議員查詢,他認為政府不拿出來競投是因為沒有人投,但豬肉檔梁先生卻認為政府連競投的第一步也未做,不能接受,他認為只要政府拿出來競投,一定會有人投。

沒有競投,街市的檔口便愈來愈少,檔口愈少,人流愈少,生意愈差,造成惡性循環。據審計署於2003年的報告,荃景圍街市當時有131檔檔口租出。於2008年,租出的檔位仍有 123個,但有七成檔位不營業。於2015年,租出的檔位剩下51個,不過據記者三次到訪的觀察,營業的店鋪是十個左右,但由於有些檔主租用多個檔口,因此營業的檔位有廿幾至三十檔。

4. 政府扶持超市?

「超市又可以賣飯盒?每樣都讓它(超市)賣,開綠燈,以前英國時期超市那可以賣魚賣豬肉?沒有!(只)賣乾貨,現在什麼也能賣,每樣也發牌給它(超市)。」梁生說。

他認為,街市生意一環接一環,燒味﹑雞﹑海鮮﹑甚至化妝品,樣樣都要齊,客人才會來,因此當超市能賣的東西愈來愈多時,食環街市客源自然流失。

從荃景圍街市的肇因,可看到食環署多方面管理不當,才令荃景圍街市景氣愈發慘淡。管理模式僵化﹑無心改善,皆非荃景圍街市獨有情況。環看世界各地,即使是普通街市仍具吸引當地人甚至旅客的魅力,如食環的街市管理隊因為官僚而缺乏改變街市的動力,但領展又只顧營利,或許我們要進一步研究的,是在食環和領展之外,有沒有第三種模式的街市,能讓市民檔主皆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