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kia回歸.上】那些年的3310 重遇貪食蛇、入鈴聲回憶返晒嚟

撰文:余思朗
出版:更新:

1*82#2#9116#**81*990881882#,這不是亂碼,而是一首歌。如果把這串符號輸入Nokia 3310,會出現陳曉東〈黑色領帶〉的旋律。在智能電話已成主流的時代,Nokia卻推出復刻機款,引來不少迴響。Nokia或許逆流而行難以打入市場,卻勾起了那些年我們用過低階功能型手機的回憶——貪食蛇、SMS、自己入鈴聲、串電話繩……

讓人懷念的開機畫面。
每個八、九十後都沉迷過的首代遊戲「貪食蛇」,「最勁的會玩到成個螢幕都係蛇!」。

手機出現前:call機、天地線

由Call機、天地線、功能型電話到現在的智能手機,八十後和九十後對於手提電話的回憶大抵不盡相同,但同樣承載著我們最青澀的歲月。

「以前中學用Call機,之後用天地線的電話,要企喺度講電話,只能打出,不能打入。通常用嚟覆Call機,啲人call你,就企係度覆。後來可以打入,但都係唔可以行嚟行去。」教協總幹事馮家強說,九十年代初,Call機加天地線每月也要四百多元,很少學生用,他因為做兼職,老闆有津貼,才有部細小的Call機。

天地線即是第二代無線電話(CT2),因為發射站的發射半徑短,不能把訊號轉往另一個發射站,所以只能定點通話。後來96年開始停用,手提電話開始普及,「那時好興電話公司去大學辦展銷會,我讀中大,當時本部、Franklin、新亞都有。呢間(電話公司)做完到嗰間,一兩個星期就有一次。他們那時看重大專生市場,吸引大學生上台。」

馮家強還保存過去用過的功能型手機,幾乎全部還能用。

傾電話都要慳住駛:小心「爆分鐘」!

雖然手機日漸平民化,但月費還是貴。「幾百蚊128分鐘,或者有啲月費好平但好少分鐘,之後要加就好貴,於是就要慳住使,鍾意煲電話粥嗰啲就會更加慳,那時仲有人係為咗慳分鐘,係宿舍排隊用land line煲電話粥。」他笑說,還要成日Check住有沒有「爆分鐘」,傾電話的每分鐘都很珍貴。

當時Nokia價位低,款式多,受年輕人歡迎,3210、3310、8210都是經典型號,耐用還可以隨意換殼,但最經典的功能莫過於內置遊戲「貪食蛇」和可以自己入鈴聲。當然也有其它選擇,如喜歡摺機的就首選Motorola,論色彩豐富也有Ericsson。

(網上圖片)

Nokia

以耐用聞名,跌落地會散晒,砌返又無事;經典機款3310甚至有檔子彈的傳說,至今還有大量改圖為人津津樂道。

(網上圖片)

Ericsson

如果只記得Sony Ericsson,就只能說你太年輕了。在2001年前,Ericsson(愛立信)也曾經稱霸一時,經典作有彩色的T10和T28,薄薄的揭蓋設計,當時嚟講已經好潮。

(網上圖片)

記者曾經也有部Motorola V系列的摺機(俗稱V仔),約略一張信用咭的長度寬度,相當輕巧。經典機款還有紅極一時的StarTAC系列。

八、九十年代,手機是新潮貨色,要打入年輕人市場當然靠流行文化——搵天王做代言人。每個品牌都有自己專用代言人,金城武、黎明、郭富城都做過手機公司/品牌代言人,你記唔記得邊個代言邊個品牌?(網上圖片)

那些年的手機文化

現在即便人手一部iPhone,人們也會為手機配上不同的手機殻,為一式一樣的手機添加個人特色;在Nokia年代,手機也是展現個性的隨身小物,主要從三大元素入手:

(網上圖片)

1)電話繩

從前很多街邊攤檔都會賣這些字母珠仔,可以串成英文名,還有心心、星星等等繒有不同圖案的珠仔做裝飾。

「我記得好鐘意去串條DIY珠珠電話繩送給好友,串佢地個名再加啲亮晶晶珠。」九十後的欣說。現在智能電話大多都沒有用來掛電話繩的小洞。

(網上圖片)

2)手機殼

Nokia一大特色是可隨意拆開的機殼,「那時通街都係殼俾你玩,正版翻版都有,好開心,我兩三日就換一次。」馮家強說。

以前年輕人潮流雜誌如《YES!》會刊出當時流行歌曲的「鈴聲密碼」。(網上圖片)

3)入鈴聲熱潮

換鈴聲只需下載Mp3?不好意思,麻煩自己手動輸入。年輕人潮流雜誌例如《YES!》和各大論壇上都會有不同歌曲的「亂碼」,但要小心不要打錯,不然就會走音。

還在用Nokia的人

這些手機品牌和文化稱霸一時,後來Ericsson變成Sony Ericsson、Motorola變成Lenovo、Nokia也一蹶不振,這些「中學雞手機文化」亦隨智能電話興起而漸漸消失,成為往事。

以前手機是輕巧的好,現在是愈大,功能愈多愈好,但原來這些功能型手機在廿一世紀也有新價值。城市研究學者黃宇軒是少數的Nokia用家,認為手機簡單就好,他說:「我從來沒有用過Smartphone,就只有佔中時想過換手機,因為想睇新聞。」的確,不能上網是功能型手機的弊處,但有趣的是,數位曾用過Nokia的受訪者,他們不約而同提起2014年的佔領中環運動。

馮家強說,雖然Nokia不能上網看即時新聞,但「佔領(中環)初期充電設施不足,有朋友話極需要這些手機,向我借用,因為電池可以用成個星期,最短都兩日。」無論是工作還是社運,辦活動要通宵的時候他都習慣帶部「傍身」,以防智能手機沒電。

老土講句,功能型手機有好有唔好。現實是,我們已經回不去電話只能打出打入和傳訊息的時代,但那八、九十後的「中學雞」情懷仍叫人懷念。

【社區異想】香港最後的英殖年代「黑盒」過路燈?響邊度見得到?

把Nokia電話拆開是一大樂趣,好爽。
3和LG合作的手機(右),「那是剛開始Sell視像,所以有個前後可以轉的鏡頭。」他憶述。
馮家強在現在的智能手機中安裝了可以玩貪食蛇的App,版面還是按Nokia手機型號分類。

90後棄智能手機換Nokia 專心在街上分神 重拾問路技能